小尾寒羊因具有優于其他綿羊品種的特性,所以從80年代以來,已推廣到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20多個省、自治區飼養。該品種是我國發展肉羊生產或引用肉羊品種雜交培育肉羊品種的優良母本素材。要充分利用該品肉羊多胎的特性發展羔羊肉生產。
小尾寒羊產地
主要產于河北省滄州、邢臺,河南省東部及山東省的西南部地區。
品種特性
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長發育快、體格高大、肉質好、四季發情、繁殖力強、遺傳性穩定等特性。山東省西南部所產的羊較優。
體型外貌
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或姜形角。公羊前胸較深,髻甲高,背腰平直,體軀高大,前后軀發育勻稱,四肢粗壯,蹄質堅實。母羊體軀略呈扁形,乳房發達。小脂尾呈橢圓形,被毛白色。
生產性能
以山東省西南部地區所產的小尾寒羊為例,其體重平均周歲公羊為65千克,母羊為46千克;成年公羊為95千克,母羊為49千克。剪毛量平均公羊為3. 5千克,母羊為2千克;毛長平均公羊為13厘米,母羊為11.5厘米;凈毛率為63%。產肉性能,周歲前生長發育快,具有較大產肉潛力。在正常放牧條件 下,日增重公羔為160克,母羔為115克。改善飼養條件情況下,日增重可達200克以上。周歲育肥公羊宰前活重平均為72.8千克,胴體重平均為40. 48千克,屠宰率為55.6%,凈肉重平均為33.41千克,凈肉率為45.89%。小尾寒羊公母羊性成熟早,5~6個月齡就發情,當年可產羔。母羊常年 發情,多集中在春秋兩季,有部分母羊l年可2產或2年3產。產羔率依胎次增加而提高。產羔率為26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