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床進口操作流程:
1. 進口港所在地商檢局申請進口舊機電商檢備案
2. 同時辦理舊機電進口許可證,申請批文“O”證
3. 香港中檢公司做檢驗——中檢檢驗出合格證,辦理《進口舊機電產品裝運前檢驗證書》
4. 到國內進口口岸商檢局換正本備案書與《檢驗檢疫合格證書》
5. 辦理進口提前商檢備案,《進口舊機電產品裝運前預檢驗備案書》與檢驗檢疫申請
6. 準備進口資料—-從香港安排貨運到碼頭-—在進口港,進行商檢查貨—-海關進口審核—-出稅單、
繳稅—海關現場查驗核對—提貨放行—陸運配送廠家
二手車床進口流程操作時間
1. 提前備案,同時辦理O證,所需時間15—21天。
2. 安排中檢,2-4天。
3. 駁船,1—3個天。
4. 申報,在單證和審價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約3—7天。
5.清關后內陸陸運配送至廠家,1-2天。
---------------------以上操作時間共約25-30個工作日
------------“兩個方案中心、120人”進口服務--------------
企業進口車床等小型機械設備應注意的問題:
煙臺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轄區內某企業進口的全新設備檢驗時發現,存在多處不利于操作者人身安全的隱患,提出整改意見并要求企業提交技術處理方案,限期整改。該批設備為8閥門制造專用機床,貨值11萬美元,全部由臺灣一公司生產。 經臺過現場查勘,該局檢驗人員發現4項設備安全不符合國家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之處:1、是設備接地處理不規范或未做接地處理;2、是設備的電氣柜門防觸電設計均不合格;3、是設備所有急停按鈕不能自鎖;4、是設備電氣柜和危險部位無安全警告標記。以上問題如不整改合格,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對操作者帶來巨大的人身傷害。
據檢驗人員了解,進口企業考查設備時只是根據臺灣客戶的推薦,只考慮到價格優勢而在進口前未做詳細了解。設備制造商為臺灣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出現以上問題的可能是設備制造商由于技術實力的差距而對設備安全性能未做考慮;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制造商對出口大陸的設備偷工減料,未按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制造。
在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企業進口小型機械設備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重視進口設備前對制造商的考核。應該綜合衡量制造商的生產資質和設備報價,盡可能選擇有技術實力的生產企業。
二是對小型設備的進口同樣要重視進口前檢驗。由于設備進口數量不多、貨值不高,裝運前檢驗存在成本上的不可行之處,這時建議企業要求制造商提供設備的外觀、控制面板和內部電氣系統的數碼照片,以對設備的安全性能有初步的了解。
三是重視設備的到貨檢驗。進口設備在使用前一定要由專業人員進行安全項目檢驗,在確認無安全隱患后再進行安裝調試,以確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