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服務及制造業對各地的環境法規都面臨著重大的壓力需要解決,環境事故層出不窮,公眾就工商業對環境影響的關注日漸增加,各國各地區的環境立法日趨嚴格。國際標準化組織于是于1992年成立環境技術委員會(TC/207)制定一系列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和指引,指導全世界的大小組織管理與他們的活動、產品及服務有關的環境方面的問題。
這些標準沒有設定特定的環境績效、對象或目標,而是由組織內部或外界的管理者所設定。然而,組織可以憑借使用這些標準,計劃、監督并不斷提升競爭地位及環境績效。ISO 14000標準周詳地計劃了所有環境系統的核心要求,亦即環境政策、規劃、實施與運作、檢查與糾正措施以及管理評審。面對環保壓力,整合企業的主要經營活動,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是一種進取策略。通過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廢物處理費用,改進生產周期及生產力,以達到降低環保風險的目的。
ISO 14000與ISO 9000系列標準兩者都是管理性標準,共同遵守一般的管理體系原則。
ISO 14000部分內容直接采用了ISO 9000標準的內容,一些管理模式和認證程序大致相同。但是環境標準與質量標準不同,它具有以下特點:
1、ISO 14000側重于活動、產品、服務的環境影響;而ISO 9000則側重于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檢驗、使用和服務過程中的質量要求。
2、由于ISO 14000涉及整個環境的影響,因此,它不僅要考慮顧客的需要,還要考慮更廣泛的多方面的利益;而ISO 9000的涉及面是企業內部所有員工,它注重的是“質量、現場、成本、效益”這一求實意識。
3、ISO 14000適用于各種規模的企業,對中小型企業規范行為更加重要;ISO 9000同樣適用于各種規模的企業。
4、ISO 14000采用產品生命周期的方法,同指導企業在生產的全過程中實施環境標準,這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降低成本;ISO 9000強調對統計技術的動作,它要求企業選擇適合的統計方法,認真加以使用,并驗證使用的效果。
5、ISO 14000重點在于營造良好的環境;ISO 9000注重質量記錄。
6、ISO 14000雖不是強制性標準,但可用于對內對外的認證、注冊等。
從上可以看出ISO 14000與ISO 9000在形式和內容上有很多差異,是兩套相互獨立運行的標準體系,不可相互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