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高原,群山間悠然升起的一列山屏,白峰幽峽,夢一般懸浮在流云高湖之上。這便是大理的蒼山。
蒼山有靈,生于此山的石頭,或玉潤明潔,或蒼翠晶瑩,或含云納霧,或隱峰藏泉,似乎天地獨鐘這片山水,把大千世界般情景,都凝結在大理石中,幻為永恒。
大理石的稱謂很多:因石出自點蒼山而名"點蒼山",因有"涼生肘腑間"的質感而被詩客稱為"醒酒石",因有"鳳凰玉女點石",官家征石進貢故名"貢石",民間用于柱礎故稱"礎石",做畫屏多時叫"屏石",做文具多時叫"文石",因大理古稱榆城而名"榆石",大理古有"天竺妙香國"之稱而名"天竺石",最終趨向于稱"大理石",自然是宋代大理國建立之后。
大理石的品類,可以按地質成因、主體色調、地質產出的單層厚度、結晶的粒度、硬度等方式分類,也可以按花紋構成分類。大理蒼山所產的去灰、彩花屬于花紋大理石。云灰又稱水花,彩花分春花(綠花)、秋花和水墨花三種。蒼白玉(漢白玉、礎石)則屬于純色大理石。只有花紋大理石才能產生天然圖畫。
水墨花大理石,是彩花大理石中最名貴的一個品種,人稱"大理石之王"。它主要產于大理蒼山的蘭峰,礦帶狹窄,資源稀少,開采十分艱難。水墨花大理石之所以名貴,除了品種稀有之外,主要還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非凡美學格調。水墨花以黑白兩個極色為基調,素雅脫俗,其天然畫面的意境,與中國傳統水墨畫極為神似:在表現形式上,水墨畫的勾皴點染、濃淡干濕、虛實疏密、飛白潑黑等墨色技法以及以小觀大、尺幅千里的構圖和透視方式上,水墨色技法以黑白兩個極色為基調,素雅脫俗,其天然畫面的意境,與中國傳統水墨畫極為神似:在表現形式上,水墨畫的勾皴點染、濃淡干濕、虛實疏密、飛白波黑等墨色技法以及以小觀大、尺幅千里的構圖和透視方,都與水墨畫不謀而和。許多天然墨痕筆鋒,均為神來之筆,其渾厚高古的格調令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傾倒。
水墨花大理石的花紋,傳統稱謂叫做"坎"。其類別有"粗坎"、"細坎"和"淡坎"、"艷坎"之分。
水花大理石又稱云灰石,它的色澤以灰墨色為主,其花紋狀如云水,故而得名。它的云紋,千變萬化有如幻景:有的似青云直上,有的象亂云飛渡,有的如烏云翻滾,有的若浮云漫天。它的水紋變幻無窮氣象萬千:有的象波濤洶涌,有的似煙波浩渺,有的若波光粼絢,有的如幽澗山泉。
水花大理石在大理石中質地最為堅硬,是作建材、加工板材和制作工藝品較為理想的品種,其中也不乏構圖精美的大理石天然畫。
春花大理石又名綠花石,因其色彩呈綠色,圖案碧綠蔥翠春意盎然,故以得名。其中因色調深淺變化不同,又有墨玉、翡翠、青黛等不同種類之分。綠花石是彩花一類中出天然圖畫的主要品種。有的深綠如墨,圖如剪影;有的玲瓏剔透,形如碧玉;有的滋潤浸瑩,蔥籠可愛;有的清淡素雅,意趣深遠。其畫面以水花雜綠花為多,但以白底綠紋者為佳。
秋花大理石又名雜花石。因其花紋多泛黃色、赭褐色、赤色或五彩各色,其圖案多如秋天的景色而得名。由于它的色彩富于變化,又有乳黃,雞血,瑪瑙、珊瑚等不同種類之分。或五彩紛呈,如彩霞祥云;或云山一抹,如夕陽余暉;或似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或象浮嵐暖翠,紫氣氤氳。這類大理石,以色彩繽紛,變幻無窮為其特點,是彩花石中多出圖像的石種之一。
大理石的形成,是大自然所為;大理石的開采、切琢、研磨、分類、鑒賞、交流,則是人之所為,并由此帶出宗教、哲學、科技、文學、藝術、經濟諸領域的諸多話題。
我們也許不用再列舉那些與石共生的石俗、石藝以及相應的石器、石居、石雕、石話等石文化"創意"的主角,都是人。
石本無言,是人給石賦予了韻味和意義;
石亦無魂,是人為石注入了性靈和魂魄。
應該說,所謂大理石魂韻,正是大理石文化創造者、鑒賞家們的精神寫照和文化投影。
大理石,美哉!納天地萬物之精華;奇哉!托高人韻士之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