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中國電影行業研究報告
No11558529 168報告網 推薦給朋友 2010-9-19
【報告名稱】2009-2010年中國電影行業研究報告
【出版日期】2010年9月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或EMS特快專遞
【報告來源】168report
【報告頁數】: 71 頁
【報告圖表】: 60 個
【報告數字】: 3.1 萬
【報告價格】:電子版價格(RMB) 5000 紙質版價格(RMB) 4500
【訂購電話】 168報告網
北京:010-82965190 手機:13161572746 北京sales@168report.com
廣州:020-28240810 手機:13710213452 廣州:linlaisheng@168report.com
網上訂購
目錄說明
中國電影產業迎來了黃金時期,產業各個環節,無論是制片、票房、融資還是影院建設,均呈現飛躍發展的良好態勢。
2009年中國內地實現62.06億電影票房,過去5年中國內地票房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遠超過中國GDP增速,2009年增速更是高達43%。
2010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突破48億元,超過2008年全年票房,比2009年同期增長107%,再一次驗證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2010年年初,國務院頒布《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第一次明確把電影產業提高到國家戰略產業的高度。
08和0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爆,使得資本不斷涌向電影產業。中國電影產業在2010和2011年將保持60%以上的高增長, 2012年后的增速會有所放緩。而日本電影市場已經趨向飽和,增速也趨于平緩。因此如下圖所示,中國國內票房將在2012年底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圖:2005-2013中日電影票房規模及增速對比(單位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
電影業的制片商與發行放映商均有向上、下游延伸的趨勢,力圖以“制片+發行+院線”的模式賺足每個環節的利潤。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資本推動上、中、下游的領先企業間合并。中影、上影等國有企業依然憑借其優勢地位加緊院線和影院建設,且有望在2010年上市,獲得更多資金。華誼兄弟于已于2009年上市,成為民營電影公司中的老大。作為發行公司的保利博納不僅涉足影院建設,也向上游制片業發展,以期更大利潤。
中國電影制片市場還出現了一批新的投資主體。特別是如完美時空投資的《非常完美》,樂視網絡投資的《決戰剎馬鎮》等電影的票房成功,引領業外資本大舉進入電影制片領域。
中國電影制片市場集中度還不高,中影、華誼分別以10%和9%的份額占據中國制片市場的第一、二位。中國四大制片公司的票房總份額(26%)不抵美國三大制片公司在中國的票房份額(27%)。
中國電影發行市場相對壟斷,票房集中度高。2009年,中影、華夏、保利博納、西影華誼四大發行公司市場占比75.7%,進口分賬片仍只能由中影和華夏發行,中影憑借廣泛的院線資源,繼續領跑發行市場。
院線方面,市場集中度相對集中,排名前四位的院線——萬達、中影星美、上海聯和、北京新影聯票房份額達46.8%。其中,由于萬達院線有萬達商業為支撐,占得核心商圈的先機,以每年增加100塊銀幕的速度擴張。
伴隨著電影票房火爆增長的同時, 2009年的465部國產電影中,只有約130部進入院線放映,其余23的影片沒能在影院放映。造成這種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影院及銀幕數量依然偏少,未能形成足夠的放映空間以容納更多的影片。因此影院投資將長期成為電影產業發展的主題。
雖然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電影票房增勢依然迅猛,仍然有很大的影院投資空間。但是,激烈的競爭也隨之而來。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如長春、長沙、大連、西安等城市也已開始崛起,市場潛力巨大。我們綜合考慮城市居民消費水平、影院票房表現、城市常住人口、單場觀影人次、以及當地房價、影院數、銀幕數等影響影院投資地點的因素,建立影院投資評估模型,得出十六個城市的投資價值排名,如下圖所示:
圖:2010年中國16城市的影院投資價值排名
數據來源:***
本報告對中國電影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制片市場、發行市場、放映市場、衍生品市場的概況、競爭格局及相關重點企業做了詳盡分析,并對影院建設熱點城市、電影衍生品市場做出預測。
正文目錄
第一章 電影產業概述
1.1 電影行業主管部門
1.1.1 國家廣播電視電影總局電影管理局
1.1.2 中國電影家協會
1.1.3 中國電影著作權行業協會
1.2 電影產業鏈相關分析
1.2.1 電影產業鏈
1.2.2 電影產業主要環節
1.2.3 上下游行業關聯性
1.2.4 中國電影票房分帳
1.3 相關概念
1.3.1 數字電影
1.3.2 3D電影
1.3.3 IMAX電影
1.3.4 電影廣告
第二章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
2.1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環境
2.2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概況
2.2.1 中國電影產業的全球地位
2.2.2 中國電影行業營業收入
2.3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
2.3.1 中國電影票房收入
2.3.2 中國電影單片票房
2.3.3 中國電影行業投資狀況
2.4 電影產業的特征
2.4.1 電影行業的季節性
2.4.2 電影行業的區域性
2.4.3 電影審查制度
2.4.4 品牌導演
第三章 中國電影制片業場
3.1 中國電影生產現狀
3.1.1 中國電影產量
3.1.2 中國電影制片業投融資狀況
3.2 中國電影生產環節競爭格局
3.3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3.3.1 公司簡介
3.3.2 公司運營
3.3.3 公司發展前景及戰略
3.4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3.4.1 公司簡介
3.4.2 公司業務發展狀況
3.5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3.6 北京新畫面影業公司
3.7 北京保利華億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3.8 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
3.8.1 公司簡介
3.8.2 公司最新動態
3.9 橙天智鴻影視電影公司
3.9.1 公司簡介
3.9.2 公司代表作品
3.10 完美時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3.10.1 公司簡介
3.10.2 公司運營
3.10.3 公司發展前景及戰略
第四章 中國電影發行市場
4.1 中國電影發行行業概述
4.1.1 中國電影發行模式
4.1.2 發行方式
4.2 中國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格局
4.3 中影集團發行放映分公司
4.4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4.5 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4.6 西影華誼兄弟電影發行公司
第五章 中國電影院線及影院
5.1 中國電影放映市場概述
5.1.1 中國電影院線概況
5.1.2 中國院線影院競爭狀況
5.1.3 中國電影票價變化態勢
5.2 中國影院建設現狀分析
5.2.1 中國影院及銀幕狀況
5.2.2 3D及IMAX銀幕建設狀況
5.2.3 影城票房收入排名
5.2.4 影院管理公司
5.3 中影星美
5.3.1 公司簡介
5.3.2 公司運營
5.4 萬達院線
5.4.1 公司簡介
5.4.2 公司運營
5.5 中影南方新干線
5.5.1 公司簡介
5.5.2 公司運營
5.6 北京新影聯
5.7 上海聯和
5.8 廣州金逸珠江
5.9 星美國際
5.9.1 公司簡介
5.9.2 公司運營
5.9.3 公司發展前景及戰略
第六章 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及預測
6.1 中日電影票房對比及預測
6.2 影院建設趨勢
6.2.1 城市影院建設基本情況
6.2.2 重點城市影院建設投資價值評估
6.3電影衍生品市場
6.3.1中國電影衍生品開發現狀
6.3.2國外電影衍生品市場概況
6.3.3中國電影衍生品開發趨勢
部分圖表目錄 圖:中國電影產業價值鏈
表:中國電影發行公司分類
表:中國電影院線分類
圖: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模式及利潤分成
表:中國電影各主要環節的分賬比例
圖:2002-2010H1國產電影與進口電影票房比例
圖:2009年全球票房收入排名(單位:百萬美元)
圖:2004-2009年中國電影行業營業收入構成(單位:百萬元)
圖:2004-2009年中國電影行業營業收及增速(單位:百萬元)
圖:2005-2010H1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及增速(單位:百萬元)
表:2009年中國電影收入前十名影片(單位:百萬元)
表:2010年上半年中國票房收入前10名影片(單位:百萬元)
表:2005-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部分投資事件
表:2009-2010中國影視制作與發行行業重大事件
表:2004-2010中國電影產業并購事件
圖:2009.01-2010.07中國電影月度票房收入(單位:百萬元)
圖:2010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前十名地區(單位:百萬元)
表:1999-2009年張藝謀執導影片及其票房
表:1998-2010年馮小剛執導影片及其票房
表:2006-2010年新導演及其作品
圖:2003-2010H1中國電影產量(單位:部)
圖:2009年中美電影生產與放映數量(單位:部)
表:2009年中國電影制片業新投資主體
圖:2009年中國電影制片公司票房份額
圖:2006-2010H1華誼兄弟營業收入、凈利潤及其增速(單位:百萬元)
圖:2006-2010H1華誼兄弟主營業務收入結構(單位:百萬元)
圖:2006-2010H1華誼兄弟主營業務毛利率及綜合毛利率
表:華誼兄弟2010年的電影公映計劃
表:2009-2010H1中影參與投資的重點影片及其票房
表:2009年完美時空參與投資影片及其票房
圖:中國電影發行模式
圖:2009年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票房份額
表:2007-2009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