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個馳名珠寶品牌陷“質量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訊.COM) 2011-06-17 11:12:26 網友評論 0 條 我來說兩句 Blog談新聞 上則 下則
Ads by Google
經通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www.finetpat.com.tw專精於國際性智慧財產權及法律事務各國專利、商標之申請、快速、準確
據統計,廣東省工商部門於近期公布的相關不合格名單中,共涉及深圳7件中國馳名商標及部分知名商標。
綜合媒體6月17日消息,瑞麒和星光達兩件珠寶類商標,是最新一批獲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昨日據從廣東省工商局官方網站上了解到,這兩件商標的持有企業又同時出現在金、鉑飾品不合格名單中。據統計,省工商部門於近期公布的相關不合格名單中,共涉及深圳7件中國馳名商標及部分知名商標。
金、鉑飾品中最主要問題不是質量,而是產品標簽和印記不合格。
瑞麒和星光達兩件珠寶類商標,是最新一批獲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昨日據從廣東省工商局官方網站上了解到,這兩件商標的持有企業又同時出現在金、鉑飾品不合格名單中。據統計,省工商部門於近期公布的相關不合格名單中,共涉及深圳7件中國馳名商標及部分知名商標。
多家深企產品進入不合格名單
今年5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在商標管理案件中認定的289件馳名商標,其中包括兩家深圳企業瑞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和星光達珠寶首飾實業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珠寶類注冊商標瑞麒和星光達。僅僅6天后,廣東省工商局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全省流通領域黃金、鉑金飾品質量監測情況通報,上述兩家企業赫然進入不合格名單之列,分別為瑞麒的一款“亞拉泊”18K金手鏈,以及星光達的“大盛珠寶”18K腳鏈、“瑞福珠寶”K金項鏈、“瑞寶城珠寶”18K金耳環。
據卡洛睿知識產權機構律師甘毅核實,不合格名單中還涉及另外5家深圳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的金、鉑飾品,包括深圳市百爵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百爵珠寶”項鏈,深圳市寶怡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的“錦盛珠寶”750鏈,深圳市翠綠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的“翠綠珠寶”白金750鑲翡翠佛,深圳市甘露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的“恒生珠寶金行”750金手鏈,以及深圳市粵豪珠寶有限公司的“PINKBOX”鉑Pt950手鐲和“金嘉利”Pt990耳釘。7件馳名商標涉及的10款受檢金、鉑飾品種中,有5款經檢測為鉑含量、貴金屬純度、飾品質量等指標不合格,5款為飾品印記及標簽等指標不合格。產品抽樣地點除了百爵在深圳,其余均在佛山、東莞、茂名等廣東省其他地區。此外,TTF、love&love等已有一定影響力的深圳珠寶品牌,此次抽檢中也發現了不合格產品,不合格項目主要為飾品印記。
為深圳珠寶業敲次警鐘
甘毅表示,作為深圳的支柱產業,珠寶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珠寶品牌,其中少部分更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據最新統計,深圳擁有的73件馳名商標中,珠寶類以18件居於榜首,占比達25%。然而,馳著名商標的客觀知名度建立在堅實的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在質量面前,馳名商標與普通注冊商標甚至非注冊商標的地位平等。此次抽檢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擁有馳名商標的珠寶企業產品質量存在瑕疵,相信這為整個深圳珠寶業敲響警鐘,馳名商標企業要注重品牌建設,但首先要保證產品質量。
監測通報顯示,本次抽檢的金、鉑飾品主要存在貴金屬純度不足、有害元素超標、鑲嵌飾品缺斤少兩、飾品印記缺項、標簽及其他標識物標注不規範等問題。據對網上公布的不合格名單深入調查分析后發現,與深圳有關的情況分為兩類,一類是深圳生產或供貨的產品,銷售地點不一定在深圳,共37例;另一類則是深圳及外地企業生產或供貨的產品在深圳銷售,共17例。
“五成不合格”的說法不準確
昨天下午,電話采訪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質監處處長史詩禎。據了解,該部門早在今年5月底已接到省工商部門有關通知,并已根據檢測中涉及到的商品情況要求各轄區分局及時開展后續處理工作。另一方面,該部門將針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召集相關經營者舉行產品質量分析會,宣傳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同時,督促企業認真整改,進一步提高產品合格率。史詩禎表示,珠寶是深圳的支柱產業,國內叫得響的珠寶品牌80%以上都來自深圳,此次抽檢情況反映出,深圳珠寶企業對產品質量、標簽等不夠重視,該部門下一步將以此為監管重點,引導企業逐步提高產品品質。
他同時指出,金、鉑飾品中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質量,而是產品標簽和印記不合格,這些都不屬於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缺陷,媒體此前有關“五成不合格”、“過半不合格”的說法不夠準確,消費者不應過於擔心。
采訪中,曾參與此次抽檢工作的廣東省金銀珠寶檢測中心深圳質檢中心主任、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檢師張工也表示,此次抽樣地點除了深圳,還有茂名、佛山、東莞等地,拉低了抽檢的整體合格率。另一方面,抽檢中,周大福、周生生、六福、謝瑞麟、金至尊等香港品牌,周大生、金大福、千禧之星、老鳳祥等中國名牌產品質量均合格,消費者可放心購買。
深圳珠寶產銷值占全國7成
深圳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黃金珠寶首飾生產中心,年平均產銷值已達全國珠寶首飾總產銷值的70%。日前,深圳海關聯合深圳市打私辦、羅湖區政府共同召開深圳珠寶行業規範經營座談會,維護珠寶加工市場交易秩序。
據了解,經過30年的發展,深圳珠寶加工產業蓬勃發展,從事珠寶加工的企業有4000余家,現已形成產品齊全、設施完備、技術成熟、人才集中的穩定發展的產業結構。深圳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黃金珠寶首飾生產中心,年平均產銷值已達全國珠寶首飾總產銷值的70%。
但繁榮的背后,也有少數企業迫於市場壓力購買走私珠寶加工原料,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2009年以來,深圳海關先后成功偵辦了多起鉆石、黃金、玉石等走私大案。
據悉,經過該關一系列專項打擊和法制宣講活動之后,深圳市場黃金珠寶交易活動已日益呈現良性發展態勢。2010年,深圳黃金進口總量394.30噸,比2009年增加了近5倍。據國內唯一合法鉆石進出口交易平臺——上海鉆石交易所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進口鉆石數量達到28.68億美元,遠遠超過2009年的15.04億美元,同比激增90.7%。同時,市場調研顯示深圳地區的鉆石、黃金等珠寶首飾市場價2010年同比上漲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