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設計研究院 經典案例——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
遠景打造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
月7日上午10點左右,在南龕公園入口處人頭攢動。記者發現,與將帥碑林、南龕公園、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人滿為患的場面比起來,南龕摩崖造像顯得有點冷清。
“南龕摩崖造像的游客大多來自巴中本地,很多本地人去過一次后就不會再去第二次了。”市文化局紀檢組長張云說,“這也同時說明一個問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用南龕摩崖造像吸引外地游客來拉動旅游經濟增長的目標沒有達到,對這方面的宣傳還應加強。”張云介紹,為深度挖掘和利用巴中特色區域文化、全國第二大蘇區的紅軍文化以及歷史悠久的佛教文化,打造巴中旅游新亮點,擴大旅游開放程度,南龕文化產業園將在本月底開建,這一項目的開建,將拉開巴中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序幕,引領巴中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據了解,南龕文化產業園規劃占地13.8平方公里,核心區占地3.8平方公里,堅持產城一體、文旅結合、文商相融,定位為一座文化新城、文化旅游綜合體。文化內涵上將深度挖掘巴文化、紅軍文化、佛教文化。規劃為歷史文化體驗區、紅色文化展示區、休閑娛樂區、文化創意園、商務區等8大功能區,將用巴中的文化內涵,世界的表達方式,傾力打造世界矚目的文化產業園。
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巴中市巴州區,經紅碑路可達。為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核心區的起步部分。地塊用地長向兩側坡度較陡,中段為臺地,地勢較平坦或為緩坡,面積52694.35㎡(約79畝)。目前為待遷移重建的南龕區動物園,南側毗鄰南龕石窟。
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設計理念
1.定位:結合總體規劃設計理念,通過對當地古鎮傳統建筑組
群空間和單體特征的解析,以及對場地獨有的山地形態的研究,以現代建筑的手法重構昔日古鎮的繁華印象,打造極具川東北特色的文化、商業、旅游為一體的精品仿古建筑群。
2.項目總體風格體現文化地域性、歷史繼承性和時代創新性。
3.規劃設計具有三方面特點。 第一,依山就勢,親近自然;第二布局靈活,層次分明;第三,輪廓豐富,空間多樣。
遠景專家淺談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項目
設計前期我們考慮當地氣候特征,參考了巴中地區歷史文化和地域風情,采用了巴中地區傳統民居建筑的典型,以懸山頂為主(少量歇山)的小青瓦坡屋頂、出檐深遠、屋脊樣式、青磚或白灰墻面、毛石勒腳、較寬的散水臺階、門窗等小木作的細節處理手法……,呈現出川東北民居特有的景觀風格。
這些細節都讓我們的設計效果充滿了專屬巴中南龕的“生命氣息”,從而我們的設計得到了甲方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