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畝器為植物光合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片其發育狀況對果樹營養生長果實發育及品質的影響很大,葉面積指數常作為果樹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制定栽培技術措施的重要參考指標,多年來人們對植物葉面積的測定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各種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點,傳統的葉面積測量法(方格板法),(鮮干)重法費事(打孔烘干稱重等),同樣要破壞葉片,其測定結果不準確,受葉片的大小、厚薄、葉齡、打孔方式(孔大小數量分布等)以及葉片含水量的影響不宜在實際測定中運用,而使用葉面積測定儀能夠快速準確,同時高精度無損傷的測定植物葉面積大小
本試驗通過加性-顯性(AD)模型檢驗,黃瓜葉面積基因顯性效應較大,估計值為50.389,加性效應相對顯性效應小,估計值為12.087。黃瓜葉面積遺傳以顯性效應為主,存在一定的加性效應。表明黃瓜葉面積遺傳具有較強的雜種優勢效應,對于選育雜種一代有很大幫助。同時黃瓜葉面積的狹義遺傳力和廣義遺傳力較大,說明黃瓜葉面積受環境影響較小。F2群體葉面積的分離不成比例關系,而是連續性變異,同時符合正態分布,表明黃瓜葉面積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這個測定過程可以使用葉面積儀測定分析。這與Essomba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F2分離世代次數分布圖偏度居中,沒有發生偏向,說明黃瓜葉面積受主效基因影響不明顯。3.2黃瓜SSR分子標記與QTL定位試驗使用的SSR引物為116對,與其他作物相比,黃瓜的SSR引物數量較少,對黃瓜整個基因組的覆蓋不完整。關于標記與目標性狀的連鎖程度,應以小于5cM為最佳距離。試驗選用116對引物進行標記分析,得到4個SSR標記位點與黃瓜葉面積相關,但只有3個標記位點進入了構建的連鎖群,標記間的距離分別為29.0cM和39.3cM,距離較遠,這可能與引物數量較少有關。黃瓜是異花授粉作物,遺傳背景較窄〔7〕。因此本試驗選用葉面積差異較大的D9320和D0401作為親本構建F2作圖群體。兩個親本經葉面積顯著性分析表現出極顯著差異,并且經過篩選的SSR標記在F2分離群體中的分離符合1∶2∶1的共顯性標記特征,沒有發生嚴重的偏分離現象,而且還檢測到了1個與黃瓜葉面積相關的QTL位點Qchl1,與CSWCT05BZ距離35.7cM,與CSCTTT15a距離3.6cM。試驗檢測到的QTL位點距離兩側標記的距離較大,離QTL克隆仍然有一定差距,還應繼續開發、加大引物密度。同時此QTL位點的貢獻率為8.65%,說明此位點對黃瓜葉片大小的代表性較差,找到與目標性狀緊密連鎖的標記。
葉面積測定儀: http://www.agr17.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