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微多孔防水透濕機理分析:微孔膜結構
PU微多孔層壓復合織物為什么會具有防水、透濕、防風、保暖諸多優點。這要從PU微多孔微孔膜結構談起:PU微多孔的特殊結構決定了其優異的防水透濕性能,以下是PU微多孔電鏡圖:
PU微多孔的表面具有蜘蛛網狀的微孔結構。微孔狀態為常規纖維節結構。PU微多孔屬于非對稱性膜,膜的正反面微孔尺寸有差異,膜的截面是一種網絡結構,含有多層結構形式,在孔的三維結構上有網狀連通、孔鑲套、孔道彎曲等非常復雜的結構,可能由多個微孔組成一個通道,也可能一個微孔與多個通道相聯。薄膜的厚度由2~40μm不等。
防水性
防水性是指織物外側的水不會穿透織物侵到內層。PU微多孔為疏水性薄膜,其每平方英寸含有90億個微孔,其微孔直徑是水分子直徑的兩萬分之一,對照下表可以看出,膜的最大孔徑為0.5μm,即使最小的水滴也難以通過,有效阻擋不同大小水分子的進入, PU微多孔制成之層壓復合織物即使在10,000mm水柱壓力下仍然防水,穿上PU微多孔制成之服裝無論您身臨暴雨還是坐在濕地上,人也不會感到潮濕。因此PU微多孔的優異防水性是顯而易見的。
織物的防水性通常以其能承受的水壓來表示,耐水壓越高,防水性越好。對于防水性指標,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要求。PU微多孔防水透濕層壓復合織物的耐靜水壓要求在10,000mm水柱以上。
防水性的另外一個指標是織物表面的撥水性,它可通過有機硅或有機氟后整理來達到(DWR)。織物撥水性不僅可以提高層壓織物的防水性,還可以使雨雪不致潤濕表層織物,從而減少織物的增重。
透濕性
透濕性是指織物把人體本來散發的汗汽擴散或傳導到外界,使汗汽不積聚在體表與織物之間,良好的透濕性,可以使人體易于把汗汽排出體外,從而使體溫下降皮膚干燥,使人感到舒適,不產生發悶的感覺。當人體在運動中出汗,當汗達到一定程度汗汽就會凝結成汗液,此時衣服內水蒸汽大于衣服外水蒸汽,需要排汗以便保持干爽。
PU微多孔直徑是水汽分子的700倍,每平方英寸有約90億個微孔,水汽分子可自由穿過微孔,迅速排出體外,使汗氣不會凝結在皮膚表面形成潮濕、粘冷、沉悶,時刻保持體內水蒸氣平衡;
PU微多孔制成之層壓復合織物透濕率為5,000 g/m2day以上; 因此,在人體做各種運動情況下,即使在極端嚴寒或高濕度的惡劣環境下,此復合面料產制服裝都能保持良好的透濕性。
防風性
防風性是指外界氣流不能透過織物與人體接觸。 防風性與織物保暖性密切相關。 衡量織物防風性的主要指標是透氣量。PU微多孔之所以能夠防風,是因為PU微多孔信道非直行信道。 從PU微多孔電鏡圖可以看出其通道于膜內形成之網狀結構; 因此氣流分子極難通過其微孔通道,從而有效的阻斷織物內外氣體分子對流。 PU微多孔制成之層壓復合織物透氣量≦0.3ml/cm2.sec 即使在冬季較大風速情況下, 仍能保持80%以上保暖率。
防風保暖是冬季服裝面料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指針之一。在刮風情況下用不易透氣的紡織面料制作外衣,可防止衣服內暖空氣外流和外界冷空氣的侵入,提高服裝的保暖性。國內試穿經驗表明,冬服面料的透氣量對保暖值(可羅值)有明顯影響,尤其處于大風環境中更是如此, 透氣量超過3ml/cm2.sec時就失去防風性能。 根據ASTM平板保暖性試驗結果也發現,在風速9m/sec(五級風)時,冬服保暖率的下降隨著織物透氣量的增加而急劇增加。例如:透氣量為0.5ml/cm2.sec時,保暖率下降20.6%;透氣量為5.64ml/cm2.sec時,保暖率下降51.77%。為了在較大風速情況下,使冬季服裝保持80%左右的保暖率,就必須選取透氣量小于0.5ml/cm2.sec左右的織物。目前對PU微多孔制成之層壓復合織物的透氣量要求小于0.3ml/cm2.sec。
其它特征
PU微多孔因其特殊結構,還具備以下特性:
? - 耐候性佳(耐-180度低溫、260度高溫)
? - 化學穩定性強,耐強酸強堿腐蝕
? - 耐水解(75℃, 90%RH jungle test)
? - 耐溶劑如甲苯、丁酮、DMF等
? - 手感好、輕量化
? - 耐黃變、耐UV
? - 可以阻隔病毒、細菌
? - 阻燃(適用于單組份PU微多孔及阻燃雙組分PU微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