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位于四川成都的南部,古有“南方絲綢古道第一站”之譽,今有“成都南大門”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南方絲綢古道第一站——成都新津
新津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距成都市區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境內以平原為主,間有淺丘臺地。新津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影響等因素,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多變,秋多綿雨。新津歷史悠久,自北周定名,相襲至今,已有1450年歷史,自古以來“商賈云集、貨如輪轉,多出富商”,為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四川省經濟、技術向西南輻射的必經之地。
新津人居環境優美,境內五河匯聚,江河如帶,是四川省有名的魚米之鄉和特色水產大縣。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山不高而堆綠疊翠,水不深而蘊秀吐雅。以親水文化為主要形態的山水休閑生態城市已具雛形。隴縣,位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東北部,有“中國氣都”的美譽。面積1767平方公里。人口108萬(2011年),轄56個鄉鎮。101、203省道貫穿縣境,境內S2城成巴高速、巴廣渝高速和閬儀營高速將縮短與成都、重慶、西安等大城市的距離。
新津東關廟水渠景觀設計——項目背景
新津縣位于四川成都的南部,該項目位于新津縣北部新區,東臨西河,北起東關廟。南至順江中學。水渠總長約2.9公里,途徑希望路、興園8路、順江路。
水渠的功能頗多。可以有效保存水資源,調節水份,保持水資源平均分配。還可以灌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并影響周邊生態,。可阻擋洪水襲來,防止發生危險。對河道起到串聯作用,豐富城市水系。
遠景設計研究院沿水渠進行景觀打造,深化了水渠的生態功能,并提升了水渠流域間的城市功能,從而進一步增加市民活動空 間。 新津東關廟水渠景觀設計——設計理念
東關廟水渠景觀帶,現有大量農田、周圍有民居,工廠。此次設計范圍較寬,可做為此項目核心景觀打造區。針對二段水渠,遠景將對現有水渠改造,對景觀綠化,水渠欄桿,駁岸硬景進行軟化,翻新,重新設計處理。對于三段暗渠景觀,將把現有水渠蓋板改為暗渠,利用其蓋板做綠化,并曲化道路,增加其空間變化與趣味性。
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也隨之加重。霧霾籠罩了全國不少城市,“天府之國”成都也在其中,而新津縣更是嚴重污染區,霧霾使大氣渾濁,能見度惡化,還會引起人體呼吸道感染。遠景在本次設計中將把一些治理霧霾的手段融入景觀當中,使其對城市霧霾有一定緩解,既能凈化城市空氣,又能美化城市環境。采用噴霧、光觸媒產品和水簾風機,凈化空氣,并且節能、環保。
此次設計將融入傳統竹編工藝進行水渠景觀帶打造。以傳統竹編工藝燈具結合場地周邊的農業氛圍,以稻谷垛子的形狀,編織出水中燈具,并利用霧噴原理,制造出符合場地氣質的特色水中小品。結合水閘建筑基礎,以自然材料作為裝飾表皮,風格上形成自然而又帶有傳統符號的小建筑,整體造型上卻采用現代簡潔的構成方式,形成以古為新的風格面貌的進水閘房。
遠景以“生命之渠,陽光綠帶”的設計概念,以水渠為軸心,沿渠打造城市景觀綠帶,為人們提供放風箏、騎游、活動草坪、孔明燈、農業體驗等條件,供人們快樂游玩,形成新津北部新城區優美的城市后院。
遠景專家淺談新津東關廟水渠景觀設計
遠景以“運動健身、文化符號、防止霧霾,凈化空氣,恢復生物鏈”的設計目標,利用現有較好的景觀環境,考慮在水渠修建完成后,在不破壞現狀完好的景觀基礎條件下,進行整理,改造。并融入霧霾治理的環保理念,結合傳統竹編工藝等方式,打造出了美麗景觀帶。不僅能很好的服務于周邊市民,還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水渠景觀設計對遠景來說是非常有自信的,不僅因為我們有專業的團隊和豐富的經驗,我們還有一顆真誠為人民服務的心,旅客滿意才是對遠景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