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廠其實只是海關術語來的,業內人士一般都稱其為“一日游”。在保稅區物流“一日游”業務出現之前,加工貿易企業一般將貨物出口至香港,再辦理進口手續,大家稱之為“香港一日游”。那么跟我們現在所講的“保稅區一日游”就沒有什么可比性了。(1)境外一日游周期長;(2)手續復雜;(3)運輸成本高
二、為什么客戶要求轉廠
1、第一種可能就是對方是加工貿易企業,因為加工貿易企業性質決定它不能直接和你做交易,只有通過轉廠(出口復進口)這么一個環節來達到交貨的目的。
2、第二種可能就是對方需要退稅,不管是一般貿易企業還是加工貿易企業只要符合退稅要求就可以申請退稅,當然也是利用轉廠(出口復進口)這個環節來實現的。
3、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雙方都是加工貿易企業,本來只要在各自的主管海關備案就可以的。那么意外就是商品編碼的不一致促成的。很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轉廠。
保稅區轉廠可以解決上述給您帶來的諸多不便。
三、轉廠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單據)和資金流!
商流是指買賣雙方簽署合同及其相關交貨貿易條款。
物流是指貨物的儲存、運輸、裝卸、加工、檢測等流動。
信息流是指相關的文件、單據以及基礎數據通過口頭、書面或系統的溝通交流。
資金流是指貨款的結付、匯率的轉換、賬期等。
根據四流合一的特點,轉廠基本操作流程是由出口再進口構成,涉及運輸、報關、報檢、倉儲協調等環節,現實操作中為了避免信息對接上的失真與及時對問題進行處理,大多選擇獨立外包,由一家3PL進行處理,以保障服務質量、安全性和及時性。
四、保稅區轉廠——出口轉內銷(加工貿易企業交貨給國內一般貿易性質客戶)
國內加工貿易工廠A生產的成品,是需要出口核銷,賣給國外客戶,但國內一般貿易性質的K公司需要購買A公司的產品,因為兩家工廠無法國內交貨。則加工貿易工廠A公司將生產的產品以手冊出口到保稅區,而一般貿易工廠K公司則根據生產的計劃與進展,定時分批征稅報關進口。
此貿易交貨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加貿工廠保證外銷的同時,也能實現內銷;K公司根據生產計劃,分批次報關進口,解決資金積壓問題。以前很多人都不了解保稅區的存在和功能作用,產品出口時,一般國內加工企業的做法都是先將產品出口至香港,然后再從香港進口到國內,雖然此舉達到了出口轉內銷的目的,但產生了較高的成本費用?,F在,保稅區逐漸被眾人所知,基本上企業都已利用保稅物流園區作為出口轉內銷的快捷通道,國內加工企業將產品運進保稅物流園區即可實現核銷,當國內的銷售商或廠商需進口該產品時可直接從物流園區提貨,這樣,企業就可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開支。同樣的,一般貿易企業要銷售原材料給加工貿易型企業也可如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