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濰坊普茵沃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鐵碳濾料是經高溫微孔活化技術形成的規整填料,鐵碳及催化劑和貴金屬以原子形態形成合金結構,其技術參數為:比重1.2噸/立方米 比表面積1.2平方米/克 空隙率:65% 物理強度:1000kg 化學成分:鐵75%-85% 碳10%-20%
催化劑5%
新型鐵碳濾料對廢水的處理符合微電解技術的基礎原理,其進出水ph值以及聯合曝氣等工藝可參照微電解處理技術以及實驗確定工藝,新型鐵碳濾料因其獨特的物理結構,可將反應時間縮短15-90分鐘,具體可根據不同廢水進行小試確定。
二、常規使用流程
微電解工藝使用流程一般為:調節池---微電解反應(可多級)---(催化氧化系統)---沉淀池
三:小試與中試裝置
針對不同廢水,微確定最佳或最經濟的處理工藝可做小試及中試來確定,實驗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
1、靜態微電解試驗:
所需器材:1L燒杯、曝氣裝置、鐵碳濾料、酸、堿、檢測儀器; 將需進行處理的廢水調節PH值至2-4(可分別試驗);在1L燒杯中加入大約1L填料,燒杯底部放置一曝氣頭以做曝氣裝置;將廢水倒入燒杯中剛好沒過填料,打開曝氣機進行曝氣;氣水比建議控制在3:1以內(注:水面表現沸騰即可); 時間的調整:該試驗可分別在30分鐘、60分鐘、90分鐘、120分鐘等幾個時間段進行試驗; 反應結束后,把廢水倒入另一容器中,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調節PH值至8-9之間進行沉淀,靜置一段時間取上清液進行檢測各種數據;
2、動態微電解試驗:
動態試驗可做模擬反應器放置現場進行連續性試驗,反應器的結構可根據廢水及現場情況自行設計,試驗參數可以按如下計算:填料比重1噸/立方米,微孔孔隙率按60%計算,那么如果試驗微電解處理時間60分鐘,則一立方填料每小時可處理水0.6立方,如果試驗處理30分鐘,則一立方填料每小時可處理水量為:60/30*0.6=1.2立方水;其它可依此類推。
四、填料的區分
鐵碳濾料因加工工藝不同可大致分為兩種:“物理壓合而成”“高溫燒結而成”
區分方法:準備多個紙杯,里面倒滿水,分別把填料投入杯中,看氣泡的產生量進行分辨。
原因:燒結而成的填料在高溫的環境中形成了構架式結構,每顆填料內部均含有大量微孔,所以氣泡會很多,物理壓合而成的填料,填料內部很少會有空隙,所以氣泡自然會少。
五、填料注意事項:
(1)未投入使用的鐵碳濾料,要保持干燥,避免浸水或者受潮。
(2)已經投入使用的鐵碳濾料,工程停止運轉之后仍然要用廢水浸泡,不要暴露在空氣中,以免氧化。
(3)視情況定期對填料進行反沖洗,以提高填料的處理效果。
(4)填料使用ph值理論上在3-4間效果最佳,ph值越低填料損耗同時相應增加,但對某些廢水ph值的設定要依據試驗結果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