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1、工業用水大量消耗,應該是水資源消耗的主力。過量采水,打破了地下水的平衡,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2、破壞森林綠化,在發展中以下的國家應該比較嚴重,導致土壤對水份的保持力越來越差,甚至沙化。
3、溫室效應,我認為重工業以及汽車尾氣是主要因素,導致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影響河流的補給,間接影響到中下游的水資源補給。
4、隨著對環境的破壞,突發性、集中性災害越來越多,氣象、氣候反差也越來越多,造成大雨洪澇、干旱缺水的極端情況漸多。
5.淡水資源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分布不均勻
6.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眾多人均不足
7.對淡水資源認識不足,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保護意識薄弱
8.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十三五”推動海水淡化大發展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從4個方面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一是實施海島海水淡化利用工程,以滿足海島基本生活工作需求;二是促成海水淡化發展產業基金,為淡化裝備“走出去”打下基礎;三是加大對海水淡化裝置運營的扶持力度,降低運營成本;四是建立完善海水淡化標準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形成產業規模。
最近,國家海洋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海洋經濟發展公報顯示,我國海水利用業穩步增長,實現增加值8億元,同比增長9.3%,各地不斷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和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建設,加快了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十三五”時期,淡化海水民用的瓶頸會突破,有望快速發展;而淡化海水工業應用也大有潛力,沿海和近海地區的石化、鋼鐵、電力等重工業是主要目標市場。
反滲透系統需要較好的預處理,才能保證出水水質。在海水淡化領域中,預處理是保證反滲透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由于海水中的硬度、總固體溶解物和其他雜質的含量均較高,在運行過程中,反滲透系統對于濁度、pH值、溫度、硬度和化學物質等因素較為敏感,所以對進水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果進水水質差,產水率就非常低。因此,海水在進入反滲透膜裝置之前必須進行預處理。
海水淡化設備可以有效的去除海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細菌等有害成分。10T/H海水淡化設備體積小、占地省、安裝方便、無環境污染、性能穩定、出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指標。海水淡化設備廣泛應用于各大海水淡化工程。
二、海水淡化設備主要技術內容
海水從取水頭部取出后,根據不同的海水水質進行相應的預處理過程,其目的是使海水在進入反滲透膜之前達到SDI<3等控制指標,以確保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經過預處理的合格海水用高壓泵加壓送入反滲透膜組堆,透過反滲透膜的水經收集后再經過適當的預處理送入管網系統供用戶使用,未能透過反滲透膜的高壓濃鹽水進入能量回收裝置以回收其能量,經過能量回收裝置的濃鹽水排回大海。由于反滲透膜在國外已經是十分成熟的產品,因此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的技術關鍵在于合理的設計預處理系統、選用合適的高壓泵和能量回收裝置、設計完善的控制系統進行監測和控制、選用科學的材料和防腐措施以防止管路和系統的腐蝕。另外,對于開放式取水,除了保證系統的污染指數外,還必須采取科學的殺菌滅藻措施以防止微生物對系統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