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發酵為實現雞糞有機肥的商品化生產和管理,主要介紹罐式好氧發酵工藝。發酵罐,高5米,直徑4米,發酵溫度60℃,發酵時間24h。在60℃下,配合機械攪拌作用,發酵速度快,自動控制溫度、自動加氧、除臭。發酵過程易于控制,不受天氣季節影響,有利于大規模標準化生產。
2 雞糞發酵工藝條件
2.1 適宜的發酵原料 有機物質是堆肥微生物的主要營養物質。堆肥微生物對有機物中的碳(C)和氮(N)元素的需求量必須維持適當的比例,一般認為適宜的碳氮比(C/N)為20~35/1。常用堆肥發酵原料的碳氮比(C/N)如下。
因此,根據雞糞與輔料的配料比(一般為3:1),發酵輔料可選用碳氮比在20~80:1的原料。所以農村常見的干稻草、玉米桿、落葉、大豆莖、花生莖等有機物經粉碎后均可作為堆肥發酵的輔料。
2.2 適宜的物料水分 堆肥微生物最適發酵濕度為50~60%,極限濕度為
60~65%,因此物料水分調到55~60%左右最佳。而水分達到65%以上時,則有較高幾率出現死槽不發酵情況。
根據對雞糞和輔料的多次測量結果,鮮雞糞水分為80%,輔料水分為10%,接種物料水分為40%,在大規模生產中一般以出槽物料作為接種物,接種物料量為總量的10%(最低要求)。將鮮雞糞、輔料、接種物料混合均勻后入槽發酵,發酵物料水分為60%。根據上面的數據可推算出雞糞與輔料的配比約為3:1。
2.3 有效的機械攪拌 雞糞罐發酵屬于好氧性發酵,在發酵罐中,因為物料濕度在60~65%,粘度大,其通氣性極差,需要進行人工輔助通氣,一般常采用機械攪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