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材質一般分為塑料一次性手套、乳膠一次性手套、丁腈一次性手套;其中塑料薄膜手套一般在非專業場合使用,優點是價格便宜,但是由于塑料一次性手套沒有彈性,耐用性和適合性比較差;
乳膠手套,通常在專業場合使用,比如手術室、實驗室等對衛生條件要求較高的場所,優點是有一定的彈性,并且比較耐用,但是不耐動物油脂腐蝕,接觸動物油脂容易被腐蝕,更重要的是根據統計有2%-17%的人會對乳膠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丁腈手套,除了擁有乳膠手套的特性,并且針對乳膠手套的缺點有所改進,首先能夠耐受動物油脂類的腐蝕,并且不會產生過敏。
上述圖片僅供參考,詳細產品請咨詢我們,更多產品請訪問我們的官網或致電我們了解。(加微信有優惠、手機號可加微信)
關于一次性筷子的秘密 說起筷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可見其歷史之久遠。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竹筷主要分為兩種:本色筷和炭化筷。本色筷的代表之一就是大家熟知的一次性筷子,因其質輕便于運輸、成本低廉、安全衛生而日益被飲食業作為首要食用器具。中國每年生產竹筷約75億雙,出口30億雙,主銷市場是臺灣和日本。
上述圖片僅供參考,詳細產品請咨詢我們,更多產品請訪問我們的官網或致電我們了解。(加微信有優惠、手機號可加微信)
按照我國的有關規定,制作一次打包碗應使用高純度的聚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的柔韌度較高,耐高溫,將其浸泡在食用油和醋中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這種塑料的成本較高,每噸的價格約為1萬元。不法廠家為牟取暴利,用價格低廉的工業廢塑料(每噸的價格約為5000元)代替聚丙烯塑料來制作一次性打包碗。這些工業廢塑料可能是生產塑料制品后剩下的邊角料,或是從垃圾中回收的舊塑料,甚至可能是醫療垃圾。根據我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規定,工業廢塑料是絕不能用來生產餐具的。工業廢塑料呈咖啡色,可散發出刺鼻的怪味。為了使其變成純凈的白色,不法廠家常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酸鈣、石蠟及滑石粉等“填充料”。摻入大量的碳酸鈣后,工業廢塑料的顏色就會變得很白,但其柔韌性和防水性會變得很差。
上述圖片僅供參考,詳細產品請咨詢我們,更多產品請訪問我們的官網或致電我們了解。(加微信有優惠、手機號可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