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殼蛋雞(綠殼蛋雞苗)
1)立體籠式育雛:又簡稱為籠育,是將綠殼蛋雛雞飼養在分層的育雛籠內。通常使用的育雛籠一種分為四層,育雛開始時將雛雞放在上面兩層,隨著雞日齡的增加,逐漸疏散到下面兩層;另外一種是育雛、育成合用的籠具,采用三層階梯式,育雛用中間一層,隨日齡增加分至上下兩層,直到育成期結束(綠殼蛋雞17一18周齡)。后一種方式可減少轉群造成的應激與傷害,但育雛所占雞舍面積比前一種要大,適合于中、小型雞場及專業戶使用。綠殼蛋雞體小善飛,神經敏感,為減少應激及管理方便,通常采用此育雛方式。
籠養育雛的優點:充分利用雞舍空間,增加飼養密度;適合實行機械化和自動化,勞動效率較高;由于雛雞不接觸墊料及糞便,衛生狀況良好,有利于白痢病和球蟲病的預防,雛雞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均較高。
缺點:籠育設備投資相對較大;飼養密度大,對飼料營養、通風換氣、衛生狀況等條件要求嚴格。(2)平面育雛:雛雞飼養在鋪有墊料的地面上(稱地面育雛)或飼養在有一定高度的單尾網上(稱網上育雛)的育雛方式。
1)網上育雛。育雛平面網距地面高度為50--60厘米,網眼1. 25厘米x1.25厘米,糞便一般采取育雛結束后一次清除的方法。網上育雛具有籠育的優點,但飼養密度較小,占據較大的房舍空間,因而經濟投資更大。生產上特別要注意加強通風,以排出糞便堆積產生的有害氣體。
2)地面平養。根據雞舍條件,地面可以是水泥地面、磚地面、泥土地面或炕面。墊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求衛生、干燥。常用的墊料有稻草、麥秸、刨花、鋸末
等。秸稈類要求鍘成5厘米左右長度。墊料可以經常更換,也可L}l到雛雞轉群后一次性清除(稱為厚墊料育雛)。地面育雛舍內設置料捅或料槽、水槽或飲水器及加溫設備等。地面育雛投資小,簡單易行,適合于暫無投資能力的小型雞場或專業戶。但此種育雛方式占用雞舍面積大,管理不方便,耗費較多的墊料,同時雛雞與糞便經常接觸,容易感染疾病(特別是球蟲病),預防疾病藥物費用大。
五黑綠殼雞的價值
五黑綠殼蛋雞完全具備黑鳳烏雞的五黑特點,含有大量有極高滋補保健價值的黑色素以及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抗癌元素硒、鐵等礦物質,其肉質烏黑結實、味香鮮美、口感極好;雞肉中各種氨基酸明顯高于其它雞種,具有滋補肝.腎、大補氣血、調經止帶等功效,且藥效卓越神奇,被譽為'藥雞'。而且在某些地區老人說,綠殼雞蛋有防治頭痛效果。以中科院院士吳常信為主任委員的鑒定委員會一致鑒定認定該雞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該雞的研究水平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孵化效果
每次孵化結束之后應統計孵化成績(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并進行分析,以便總結,積累經驗,提高孵化技術水平。一般來說,人工飼養的種雞,頭照無精蛋不超過5%,死胚蛋不超過3%。如果死胚率過高,多是由于種蛋保管不當、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無精蛋過多,則多是種雞患病、種雞雞群雌雄配比不當、公雞雄性不強和沒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時死胚蛋不超過3%為正常,死蛋過多往往由種雞飼養不良、胚胎營養不足、孵化溫度不適宜及通風不良所致。孵化末期移盤后死胚蛋為6%-7%,如死胚蛋過高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條件不良,主要表現啄殼不出的死胎較多。收集雞種蛋,從收集直至入孵,要盡量減少人為的不利干擾,以確保有較高的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