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最近出了個大新聞!
在今年3月30日的4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22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5次飛行。來源:新華社)
據報道,這顆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并完成在軌測試后,與其它在軌衛星共同提供服務,將進一步增強系統星座穩健性,強化系統服務能力,為系統服務從區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可見,此次發射讓北斗離未來發射30顆左右衛星的目標更近了一步,也為未來導航衛星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作為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近年來,北斗的迅速發展成為國人的驕傲,實現全球定位應也指日可待!
強勢安利一下,與服務人們密切相關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衛星導航應用及產業化過程中,衛星導航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導航用戶終端。顧名思義,可以理解成除了導航本身的服務器以外給你提供服務的服務端。
北斗產業進入了新的大數據時代
伴隨著“互聯網+”概念的出現,北斗產業進入了一個大數據時代。國內北斗資源開源實驗室在本次年會正式上線,與此同時,國內衛星導航仿真實驗平臺正式對外提供資源共享服務,該實驗平臺通過數據共享,加快了北斗產業應用的國際化步伐。其中,中裕儀器為北斗開放實驗室定制高性能微波測試暗箱,本次和開放實驗室一齊亮相央視。
目前,我國北斗產業正蓬勃發展。作為國內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導航學術會議之一,北斗導航年會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業內企業前來參展。隨著我國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北斗導航的應用將會呈現快速發展的局面。中裕儀器本著“自主研發,開拓創新”的精神,腳踏實地,不斷尋求產品上的更新與突破,滿足客戶在更多領域的需求。
GNSS天線的構造
目前絕大部分GNSS天線為右旋極化陶瓷介質,其組成部分為:陶瓷天線、低噪音信號模塊、線纜、接頭。
陶瓷天線也叫無源天線、介質天線、PATCH,它是GNSS天線的核心技術所在。一個GNSS天線的信號接受能力,大部分取決與其陶瓷部分的成分配料如何。
低噪聲信號模塊也稱為LNA,是將信號進行放大和濾波的部分。
元器件選擇也很重要,否則會加大北斗信號的反射損耗,以及造成噪音過大。
線纜的選擇也要以降低反射為標準,保證阻抗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