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兩年秉持科學扶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的理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立下軍令狀,掛出倒計時,實現了階段性目標,取得一定成效。但前進中需要我們認真總結、研究、發現問題,做到綠色發展知行合一,提高脫貧成效。”貴州省副省長劉遠坤說。
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培訓宣傳中心主任、研究員黃承偉認為,綠色減貧是貧困地區貫中國人造板阻燃劑網:http://www.renzaobanzuranji.ieyou.net/ 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貧困地區堅持綠色減貧,實現綠色發展是必然趨勢。各地應完善堅持綠色減貧的綠色機制制度,在扶貧開發工作中長效考核體系建設體現綠色減貧的價值取向,建立干部考核辦法,貧困地區在資源產權和用途管制,能源、水和土地節約利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生態補償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的制度建設。加強光伏扶貧、旅游扶貧、綠色產業扶貧等案例研究,因地制宜選擇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友好型產業,為同類地區推進綠色減貧提供借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葉興慶認為,在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推進精準脫貧,要求我們的扶貧開發不能搞成大破壞,扶貧本身要貫徹綠色的理念。同時要注意到生態文明建設要有利于減貧,就是不能搞成生態美、農民窮,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現實,而不是一個畫餅,畫餅是不能充饑的。他建議,應該進一步加大生態效應補償的力度,而且提高生態效益補償的精準度。通過產權制度的改革,讓貧困地區的產業結構能夠得到調整,消費者愿意為這個地方的產品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