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國產/優聯康 型號:903-036-05-1 應用范圍:電腦或通訊設備記憶卡,顯視設備插槽 2.PCI-e36PIN夾板式插槽用途:電腦或通訊設備記憶卡,顯視設備.
3.PCI-e36PIN夾板式插槽產品規格:端子鍍金 制作工藝:沖壓+注塑+電鍍+組裝 +包裝 耐溫性:最高230度
4.PCI-e36PIN夾板式插槽產品特性: 環保不易生繡、不易變形性能穩定;可根據客戶的要求開模, 價格優惠,廠家制造,廠家直銷.
5.PCI-e36PIN夾板式插槽生產流程:①注塑 ②沖壓③電鍍④組裝⑤成品出貨
6.PCI-e36PIN夾板式插槽電鍍色:真金.
7.a.包裝說明: 小紙盒或管裝分套內包裝加紙箱外包裝.
b.付款方式: 雙方共同商議,簽定合同。(注:本公司誠保,簽訂保障合同后,可保障買家采購的資金,運費等)
8.售后服務:客戶收到本公司的產品,我們都會跟蹤客戶的反饋及意見,來改善我們的服務,做客戶信賴的優質供應商. 9.PCI-E卡槽的歷史及應用 1).pci,外設組件互連標準(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一種由英特爾(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義局部總線的標準。此標準允許在計算機內安裝多達10個遵從pci標準的擴展卡。最早提出的pci總線工作在33MHz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133MB/s(33MHz * 32bit/s),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總線,后來又提出把pci 總線的頻率提升到66MHz。目前廣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總線,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于服務器產品。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總線之間插入的一級總線,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并實現上下之間的接口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鐘頻率下保持高性能,社和為顯卡,聲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接口,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總線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臺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總線主控技術與cpu并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于總線之上。 由于pci 總線只有133MB/s的帶寬,對聲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余,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總線的第三代I/O技術,該規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 Working Group)負責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規范草稿制定完畢,并移交PCI-SIG(PCI特別興趣小組,PCI-Special Interest Group)進行審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會被命名為Serial PCI(受到串行ATA的影響),但最后卻被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Express意思是高速、特別快的意思。 2002年7月23日,PCI-SIG 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 1.0規范,并于2007年初推出2.0規范(Spec 2.0),將傳輸率由PCI Express 1.1的2.5GB/s提升到5GB/s。 2).PCI,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準(Payment Card Industry (PCI) Data Security Standard) PCI-Express PCI-Express簡稱PCI-E接口,是intel公司為了提高顯卡總線速率發明,用于替換原來的agp3.0規范接口。 PCI-Express是最新的總線和接口標準,它原來的名稱為“3GIO”,是由intel提出的,很明顯intel的意思是它代表著下一代I/O接口標準。交由PCI-SIG(PCI特殊興趣組織)認證發布后才改名為“PCI-Express”。這個新標準將全面取代現行的PCI和agp,最終實現總線標準的統一。它的主要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高,目前最高可達到10GB/s以上,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PCI Express也有多種規格,從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滿足現在和將來一定時間內出現的低速設備和高速設備的需求。 PCI Express(以下簡稱PCI-E)采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總線的共享并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總線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于傳統PCI總線在單一時間周期內只能實現單向傳輸,PCI-E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E的接口根據總線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將用于內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E規格從1條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系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此外,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接口還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E X1的250MB/秒傳輸速度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芯片、網卡芯片和存儲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芯片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 因此,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E接口位寬為X16,能夠提供5GB/s的帶寬,即便有編碼上的損耗但仍能夠提供約為4GB/s左右的實際帶寬,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盡管PCI-E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為PCI-E主流規格,同時很多芯片組廠商在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的支持,在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E因為采用串行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E接口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標準更多的帶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E設備生產成本和體積。另外,PCI-E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為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