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fair是傳統形式的展覽會,也就是集市與廟會。Fair的特點是“泛”,有商人也有消費者,有農產品也有工業品。集市和廟會發展到近代,分支出了貿易性質的、專業的展覽,被稱作“exhibition”(展覽會)。而繼承了“泛”特點的,規模龐大的、內容繁雜的綜合性質的展覽仍被稱為fair 。但是在傳入中國時則被譯成了“博覽會”。因此,對待外國的“博覽會”,要認真予以區別:是現代化的大型綜合展覽會,還是傳統的鄉村集市。
展覽會劃分標準比較多: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定期的有一年四次、一年兩次、一年一次、兩年一次等。不定期展會則是視需要和條件舉辦,分長期和短期。長期展可以是三個月、半年、甚至常設,短期展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在發達國家,專業貿易展覽會一般是三天。場地選擇大部分展覽會是在專用展覽場館舉辦的。展覽場館是按室內場館和室外場館劃分。室內場館多用于展示常規展品的展覽會,比如紡織展、電子展。室外場館多用于展示超大超重展品,比如航空展、礦山設備展。在幾個地方輪流舉辦的展覽會被稱作巡回展。
東北會展經濟帶——以大連為中心,以沈陽、長春等城市為重點的會展經濟帶,依托東北工業基地的產業優勢及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形成了長春的汽博會、沈陽的制博會、大連的服裝展等品牌展會。中西部會展經濟帶——以成都為中心,以重慶、西安等城市為重點的會展經濟帶,通過不斷發展,現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國際博覽會、重慶的高交會、西安的東西部洽談會等品牌展會。中國會展業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地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和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成為服務行業中一個新的亮點,甚至成為一些城市的支柱產業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