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1 項目名稱:年產1500噸液體乳生產線建設項目
2 項目建設單位:**秦川乳業有限公司
3 建設單位法定代表人:雷先生
4 項目建設性質:擴建
5 項目擬建地址:本項目位于陜西省**縣*陽鎮鎮區涇云路東側(中街村),交通十分便利。
6 項目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
6.1 本次建設內容
本次項目是年產1500噸液體乳生產線建設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在原有廠區內新建1棟單層7m高的鋼構泡沫板材復合結構的液態奶生產車間。
6.2 項目建設規模
廠區占地面積為10438㎡,原有建設總建筑面積為4510㎡,其中:生產區的建筑面積為3510㎡,辦公生活區總建筑面積為1000㎡。
① 生產區原有1棟1層磚混結構的乳粉生產廠房,建筑面積為2100㎡;1棟1層磚混結構原料堆放庫房,建筑面積為200㎡;1棟1層磚混結構雜物間,建筑面積為100㎡;日處理污水100噸的污水處理站,建筑面積為200㎡;1棟2層磚混結構對外租房,建筑面積為400㎡;1棟1層設備用房(空調機、泵房),建筑面積為50㎡;1棟1層配電室,建筑面積為50㎡;2棟1層門衛用房,建筑面積60㎡;1棟1層鍋爐房,建筑面積為100㎡;一個儲水池,建筑面積為100㎡;1棟1層鋼架結構汽車停車位,建筑面積為150㎡。
② 生活辦公區包括1棟2層和1棟1層磚混結構行政辦公樓,建筑面積為600㎡;1棟1層員工食堂,建筑面積200㎡;1棟2層員工宿舍樓,建筑面積為100㎡;1棟1層洗澡間,建筑面積為60㎡;1棟1層洗手間,建筑面積為40㎡。
本次項目建設規模:根據**秦川乳業有限公司發展目標和總體規劃,以及企業自有資金狀況,確定擬擴建生產規模為:年產1500噸液體乳生產線建設項目。本項目規劃建筑面積為480㎡,新建1棟單層7m高的鋼構泡沫板材復合結構的液態奶生產車間。
7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7.1 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5*6.07萬元,其中工程費為1*3.5萬元,其他費用為23.38萬元,基本預備費為2*9萬元,流動資金為3*7.50萬元。
7.2 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5*6.07萬元,均為項目單位自籌。
8 建設工期
該項目建設施工工期為8個月,即從2016年4月開工建設,至2016年11月底竣工。
二、 建設單位概況
**秦川乳業有限公司位于咸陽市**縣境內,注冊資金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雷先生,主營食品、加工食品、乳制品等產品。
公司重信用、守合同,與全國各地的多個企業都有良好的合作關系,能夠提供優質的產品和高效貼心的服務。公司秉承“誠信為本,市場為導,準確定位,共謀發展”的企業理念,堅持以客戶滿意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在管理上以人為本,唯才是用,努力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精細化、系統化的標準管理,堅持不斷創新,實現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誠信乃為立身之本、處世之根,公司堅持以誠信立足、誠信經營,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公司立志在食品行業中找到一條新路徑,開創一片新領域,本著“求變創新,追求更高目標”的企業語言,創造信實美好的明天。
三、可行性研究范圍
(1)對項目的建設背景進行分析論證;
(2)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
(3)對項目的建設內容與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工藝技術、工程建筑方案進行分析論證;
(4)對項目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節能措施、勞動安全等方面提出實施意見,環境保護方案按環保部門批復意見實施;
(5)對項目的建設工期及財務分析進行分析論證;
(6)根據可行性研究的規劃方案和建設內容進行投資估算,并提出資金籌措方案。
四、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委托書
(2)《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定》(2005.12)
(3)國家發改委《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國家、行業及省市有關法律、法規、規劃、規定及政策
(6)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其他有關資料
(7)《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冊》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9月版
(8)項目單位提供的其他資料
五、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原則
⑴ 全面、客觀、真實性原則
本報告是供項目法人及其上級主管部門決策、審批使用,因此在編制過程中均按照國家、行業和地區的發展規劃,以及國家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的要求,對項目的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生產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研究調查,在行業專家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對項目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進行科學預測,從而為建設單位提供全面的、客觀的、可靠的評估,并多方面地分析對比,為項目法人及其上級主管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⑵ 技術先進、適用性原則
技術的先進性不但體現在經濟效益、技術裝備和控制水平上,而且還要體現在環境保護、安全和衛生等各個方面。
技術的適用性即根據企業目前的經濟能力、國內配套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情況,選取適用的先進技術。
⑶ 經濟效益原則
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的命脈。因此,該報告編制過程中注重合理布局、節省投資、選用先進適用可靠的技術,降低消耗定額和減少定員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⑷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原則
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規等相關標準和安全及工業衛生法規,控制對環境的污染。
六、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1)本項目產品市場前景看好,生產工藝技術成熟可靠,選用的設備流程組合合理,技術較為先進,對周邊環境無明顯影響,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項目廠址選擇合理,生產規模、產品方案合理,公用工程配套完善,符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和總體布局要求。
3)該項目年銷售收入可達1**0萬元,年凈利潤1*3.50萬元,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項目的建設對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推動和拉動作用。
4)項目建成后,可以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問題,帶動相關的產品和企業的發展,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同時也實現了工廠區集中布置的要求,符合國家工業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該項目符合國家的建設方針和投資方向,技術成熟可靠,從建設條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來看,技術、環境、經濟可行,同時該項目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所以該項目是可行的。
6.2 建議
1)建議企業抓緊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盡快落實資金,確保工程項目的按期投產。
2)在建設過程中要盡量降低投資,縮短建設期,盡快建成投產,使企業早日受益。
3)建議企業加強企業各項基礎管理,減少各項原輔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和各項費用開支,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項目的抗風險能力。同時在項目建成后,依舊要注意加強工藝技術的研究,努力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產品抗風險能力。
4)建議企業組織力量加強市場信息研究,及時掌握國內外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動向,進一步搞好產品研究與開發,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建立和完善以市場和銷售指導生產的市場運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