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測量的發展可追溯到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系統。古羅馬凱撒時代已采用孔板測量居民的飲用水水量。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埃及用堰法測量尼羅河的流量。我國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應用寶瓶口的水位觀測水量大小等等。
計量是工業生產的眼睛。流量計量是計量科學技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它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科學研究有密切的關系。做好這一工作,對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能源危機、工業生產自動化程度愈來愈高的當今時代,流量計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更加明顯。
流量計又分為有差壓式流量計、轉子流量計、節流式流量計、細縫流量計、容積流量計、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和堰等。按介質分類:液體流量計和氣體
傳統流量計存在的弊端和劣勢
傳統的機械式流量計,例如差壓式流量計、容積式流量計和變面積式流量計,已經處于普及化階段,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日益減少,技術革新較少,市場相對成熟。
產品不能達到壟斷地位,就會朝公平競爭的方向發展,傳統的流量計已經應用到各家各戶,大部分公司都能制造出類似的產品,沒有創新的產品,利潤只能越來越少,最終被淘汰出局。
流量計發展現狀
流量計技術停滯不前的較大原因是缺乏國家在這行業體制機制強有力的支持,造成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缺乏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學科交叉的綜合型人才。自主創新能力低下,自主知識產權匱乏。具體表現在國產高端自動化產品奇缺,市場競爭力不強。
人才的競爭是就是技術的競爭,國家只有大力培養這方面的技術型人才,大力創新,快速的產品更新換代,才能促進流量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