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苗木的接穗都是從科研單位引進,一般價格比較貴。有的育苗戶用名稱、外形、成熟期相似的雜品種代替。有的苗木戶雖采用優良母樹接穗嫁接,但接芽沒有成活,于是在嫁接附近選一萌芽培育成苗。有的把實生苗先平地剪伐,促使剪口下的潛伏萌芽發的枝條向外延伸生長,或者在實生苗的其一部分深切一刀,使期愈合后形成傷痕,以假亂真,欺騙買者。識別方法不管那種嫁接苗木,一定要有嫁接口,如果沒有,肯定是實生苗。
桃樹主要采用哪些樹型?各有何特點? 因為桃極性強,喜光,干性不強,所以,桃樹形狀有:杯狀形、改良杯狀形-即自然開心形、“塔圖拉”樹形-即“V”形-是兩主枝的開心形。
在若干北方桃形狀培養過程中,一度在桃樹苗階段采用多干叢狀,骨干以撐拉等辦法開張,成齡后逐步造成自然開心形。
自然開心形的特點是:大枝3—4個,呈60—70o角向各方伸展,每枝2—3個,然后著生結果枝組和各類結果枝。這種樹形即順平桃的自然生長習性,又以人工加工以適當的控制、引導和調整,是國內各產地長期以來沿用最多的樹形。但在控制的程度上不斷有改進,主要趨向是桃樹苗(幼樹)期改重剪為輕剪,重視生長期拉枝、摘心、配合應用PPP333,減少修剪量。以達到修剪輕、樹勢緩、成形快、投產早,“大枝少、小枝鬧”(多而旺)、產值高、效益久等目的。
“V”形適合于密株距寬行距,成南北向長行,適于密植,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