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樓也叫牌坊,漢族傳統建筑之一。最早見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節孝的紀念物,后來在園林、寺觀、宮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國牌樓最多的城市。
牌樓是中國建筑文化的獨特景觀,是由漢族文化誕生的特色建筑,如文化迎賓門。又是中國特有的建筑藝術和文化載體。北京現存明清時期的牌樓有65座,其中有琉璃磚牌樓6座、木牌樓42座、石牌樓17座。現存街道上的牌樓僅有6座,即國子監街上的4座牌樓、朝陽門外神路街東岳廟前的琉璃磚牌樓、頤和園東宮門前的牌樓。現在一些大的慶祝活動中,也有用竹、木等扎彩搭成的臨時牌樓。上海欣眾傳媒專業彩門、門樓、牌樓、花市牌樓的設計制作全國上門服務。在老北京的街道上,曾橫亙著不少牌樓,最著名、最典型的有東單牌樓、西單牌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東、西長安街牌樓,前門五牌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