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構造市場經濟的主體,同時也是解決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礎。中小企業的產品質量優劣,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息息相關。對此,就部分中小企業質量管理的現狀從企業的標準化、質量檢驗、計量檢測、特種設備使用、產品質量安全等幾個方面入手進行了調研和探討,從而探尋在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中小企業質量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質量管理發展滯后
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從小家庭作坊轉變而來的,經營管理經歷了一個從不規范到規范,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質量管理在很多企業中未能得到高度重視,對產品質量的控制還處于初期階段。比如,有些中小型企業對原材料無自檢能力,只能靠供貨方的“質檢單”,至于原料是否與所附的“質檢單”一致,根本無法核實。對于第三方的公正檢驗,企業則認為耗時耗力,增加成本。從而造成產品合格率低反而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市場競爭能力。
2、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
企業經營是為了創造利潤,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部分企業無檢驗室及檢驗人員,有檢驗室的企業不開展檢驗工作,不能保障所出廠的產品是合格的產品,個別企業為了及時供貨、滿足客戶,對存在瑕疵的、甚至不合格的產品隨意放行,可見個別中小企業對質量問題認識欠缺之一斑。“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某些企業只是一句空話。企業主粻範綱既蕺煥告唯梗瀝受自身思想、文化、社會環境的影響嚴重,只重眼前利益,質量管理意識淡薄直接導致了降低質量和利潤下降的惡性循環。
3、質量管理意識落后
從具體情況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設有企業內部檢驗室,配備了必要的檢測設備,但很多設備使用率極低,大部分都處于“冬眠”狀態。設備的購置就是為了發證考核的需要,一旦過關就束之高閣。很多企業暴露出一種思想:“產品每批都要自檢,還要搞好各種記錄,這些都是大企業的事情,不如將這些精力投入到生產一線見效快。”中小企業因為大都是個體私企,具有決策靈活機動,市場反應快的優勢,但其負面效應就是由于缺乏約束,一味迎合市場,卻忽視了內部質量管理。很多企業形式主義嚴重,比如,個別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認證目的是為了招標銷售,提高知名度。然而,在質量管理工作中不按ISO9000標準執行,這就使之陷入“溫水煮靑蛙”的陷阱。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策劃、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質量管理關鍵點,都得不到很好的質量管理控制,既造成了資金的浪費,也失去了企業的誠信和把握市場的良機。
4、質量標準存在誤區
很多企業認為:顧客需要就是標準,生產的產品再好,沒有人購買也是廢品。這一觀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市場的巨大影響力,但卻混淆了市場需要和質量標準的概念。片面認為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就可以不執行產品標準,造成“有標不依,無標生產”的局面。一些中小企業總是跟在別人后面,簡單重復和模仿,缺乏創新。還有一些小型生產企業,采取買樣拆解,“照葫蘆畫瓢”的方式組織生產,技術含量極低,受市場沖擊極大。缺乏標準的自主創新。更有甚者,一些企業主對標準為何物都是一知半解,講起標準執行情況更是不知所云,對無標生產也是不以為然。
二、微締軟件食品制造行業MES精益生產解決方案
我們設計了符合食品行業質量安全標準的生產過程的MES控制系統來滿足食品制造企業的需求。通過建立公司生產實時數據控制網,收集各個裝置及各個部門的情況,利用集成的各種資料,進行生產的協調、統計、分析、優化,實現優化生產和優化操作的目標。建立符合食品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的先進MES 系統,達到穩定生產、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1)對食品生產中實時數據的監控。通過利用實時數據庫軟件建立食品生產過程的實時數據庫系統與過程監控平臺,實時數據庫是為流程工業企業提供了統一而完整的實時數據采集、存儲、監視和Web 瀏覽功能,提供了API、OPC 等多種數據服務方式,在生產控制層(DCS/PLC 等)與生產、經營管理層之間建立了實時的數據連接,下圖所示的是實時數據庫系統的實時數據層次結構。
(2)食品生產的全自動化集成。通過對食品生產全過程中的所有設備、生產線、物料輸送系統的控制系統進行深入開發,建立符合食品制造企業生產全集成自動化的方法。
(3)系統集成:由于各車間的工作任務都不一樣,其采用的控制系統和模式也就不一樣。而要實現企業的全集成自動化,就必須把各個子系統集成起來。需解決不同控制系統的集成關鍵技術。
以上為智能工廠微締MES系統部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