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營銷策劃基本策略
由于房地產具有投資價值大、不可移動性及區位性等特點,其銷售難度比一般商品要大得多。為了成功而有效地把房地產產品銷售出去,必須根據營銷目標及營銷市場的特點,采取一系列營銷策略。由于目前房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一些新的營銷理念和思路層出不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1990年由美國的勞特朋教授提出的4C(即CONSU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理論在房地產營銷中的應用。它有悖于營銷學中傳統的4P策略,將消費者置于房地產營銷的核心地位,無論是產品、價格、銷售渠道還是促銷,都以消費者的需求、意愿為首要因素和根本出發點。許多房地產營銷人員都將其看作是房地產營銷的戰略轉移,但筆者認為,4C理論的理論根源與4P理論同出一宗,與其說是戰略轉移,還不如說是4P理論在實際操作中的發展與改良。因此,本文仍將按照營銷學中傳統的4P理論對房地產營銷策略進行分析。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從總體趨勢上看,已經進入以需求為導向的發展階段,房價逐步向成本價和微利價靠近,市場化程度逐步加深。在市場營銷方面,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消費者都逐漸成熟,一個概念、一個點子已經難以打動人心。消費者開始注意產品的本身。目前購房者的經驗越來越多,日趨理性;違規項目糾紛的問題及房價的問題使部分消費者更加謹慎。因此,房地產營銷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營銷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都必須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進行合理的創新。
?。ㄒ唬┓康禺a營銷產品策略(Product)
房地產營銷產品策略是房地產營銷首要因素,房地產企業必須營銷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才能生存。房地產市場營銷組合中房地產產品是最重要的內容。按營銷學中產品的概念及內容,房地產產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核心產品。它是購買者實際上要購買的主要服務,對購房者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家庭感和安全感、成就感。
2、有形產品。指構成房地產產品的品牌、特點、式樣、質量等。
3、延伸產品。它是附加在有形產品上的各種各樣的服務,如物業管理、保證公共設施的提供等。
目前的市場情況表明,消費者的日趨成熟使得房地產產品營銷不能單靠一個概念、一個點子,而真正需要的是產品本身。因此房地產企業在開發樓盤時就必須注重包括產品三個層次在內的所有的東西。由于購房者的家庭感、安全感是所有房地產開發商都能滿足的,所以在核心產品上,各房地產商都處于同一起跑線;真正能夠吸引消費者,即房地產產品營銷能夠產生獨特作用的方面還在于有形產品和延伸產品上。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房地產產品營銷真正倚重且有所突破的也是這兩個方面。
首先是房地產品牌營銷。
目前的房地產產品營銷已經由對單一的樓盤進行營銷發展到對整個房地產企業的品牌營銷的高度上。因為大家都已知道,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才是贏取持久競爭優勢最強大、最持久的利器。在香港房地產市場上,長江實業、新世界集團、新鴻基集團等著名企業開發的房地產比其他企業所開發的同等條件的房地產要多3.5%的銷售額這就是品牌的威力。在同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品牌”為什么就會比“產品”厲害?因為“品牌”是有獨特形象的、是有個性的、是特別適合某一部分的、是能帶給人豐富而美好聯想的、是具有特定利益保障的、是親切有人性的。而“產品”通常就只能以一系列物理語言來描述,因而顯得冷冰冰沒有感情沒有人性。人天生就是感情動物,除物質滿足外,更需要豐富多彩的精神享受,而“品牌”有精神,“產品”則沒有。
產品是品牌的基礎,但產品不能自動升華為品牌。只有當人們將產品內在的品質特性及研發者、設計者、生產者對產品所傾注的感情充分發掘、提煉出來并有意識地賦予產品以人格化個性并外化為視聽覺形象時,“產品”才真正升華為“品牌”。因此形象設計是塑造品牌的首要工作,只有鮮明的個性形象才能體現相應的身份地位,才能激起目標消費者的美好聯想和購買沖動,才能讓消費者不斷重復消費。
隨著市場經濟發育日漸成熟,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為消費者認知的第一要素,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商品也不例外。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房地產企業只有在房地產產品質量、服務、功能等諸多方面下工夫,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品質提升,才能真正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從而建立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為后續產品的開發銷售提供條件。
其次是房地產產品的特色營銷
現代社會崇尚個性發展,消費者特別是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往往把個性能否得以發揮和張揚,作為衡量和選擇商品的一個重要標準。買房可謂一個家庭的長遠之計,一百個家庭有一百個選房原則。開發商只有采取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奇的個性設計,才能贏得盡可能多的消費者。
目前已有一些精明的開發商發現了特色營銷的重要性,把研究市場需求、強化使用功能、追求個性特色、營造人性空間的營銷思想作為經營理念,不僅在小區布局、建筑外型、色彩、樓層、陽臺、內部結構等產品策略方面力求突破雷同,突出居住者個性,而且在廣告宣傳、渠道選擇、價格確定、促銷方式等方面也獨具風格,因而成為市場亮點。以最近大連市房交會上幾個銷售火爆樓盤為例,作為經濟適用房的“錦華南園”“錦華北園”等推出的小戶型住房功能齊全,深受年輕人青睞,另外如綠化率達90%的“青云翠居”,大打“綠色”王牌,“軟件知音園”的IT特色、“蘭亭山水”的文化色彩、“豐源海景山莊”的海景特色,以及“星海人家”的明星效應等,在開發商的精心營造下都成為極具個性的特色化樓盤。
再次是消費者居住環境的打造。
隨著現代社會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和環保意識的逐漸興起,消費者已愈來愈關心自己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購房者不再僅僅考慮地理位置是否優越、銷售價格是否便宜,而更加關注擬購房屋的環境設計。他們不僅希望小區內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有充足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而且要求住宅小區遠離工廠,附近沒有污染源。這就要求小區開發應以環境保護為營銷理念,改變過去寸土寸金、見縫插針的開發模式,充分考慮小區的住宅空間、陽光照射、綠化間隔等,為消費者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家園?,F在有不少開發商提出的“搞房地產要先搞環境”“賣房子也是賣環境”,不能不說已涵蓋了環保營銷的經營理念。如1997年初上海的“綠蔭苑”,它獨辟蹊徑,提出“新加坡風”的嶄新概念,摒棄了當時眾多開發商追求的高容積率,在小區的規劃設計中著力營造其高達40%的綠化率。隨后出現的“國貿花園”,也以“依綠而居”的營銷理念熱銷樓市。后來的“上海春城”以3500平方米的“蔚藍色湖泊”,“中遠兩灣城”和“盛大花園”以上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泊景觀為市場訴求點,這些樓盤均獲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當然,開發商同時要要避免借環保搞促銷,過分炒作概念,有兩棵樹,一塊草坪就冠之以“環保小區”、“生態家園”,任意夸大物業賣點,不僅完全偏離了環保營銷的軌道,還會引發不少營銷后遺癥,成為行業公害。
目前,盡管不少樓盤從提高居住小區的環境質量出發,在追求高綠化率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引入了綠色營銷理念,但其最多也只能稱其為“綠化營銷”。它與綠色營銷的區別在于,綠化營銷主題單一,主要通過追求高綠化率來體現,且綠化的實現形式也比較簡單,一般以宅前綠化為主;綠色營銷的內涵是豐富的,它不僅包括了外部空間(綠地、廣場、林蔭、道路、建筑小品等)營造,也包括了住宅單元內中空間(朝向、層次、通風、采光、干濕等)的營造。因此,綠化營銷與綠色營銷所要求的多元化內外空間的營造,尤其是人和自然、人與宇宙的能量交換,相去甚遠。另外,單一的綠化營銷量為競爭對手模仿,不利于市場多維度競爭格局的形成,同時也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對居住質量多方位要求。所以,單一的綠化營銷還必須與區位營銷、房型營銷、物管營銷進行融合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環保營銷。
再次是房地產產品文化營銷。
當代社會文化對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建筑亦不例外。項目選址對歷史文脈的承繼、挖掘與發揚,對社區人群生態的保留與重構,往往給樓盤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沒有文化的物業不過是鋼筋加水泥的殼子,現代生活給人的外在壓力越來越大,人們需要的不是“鋼筋水泥的叢林”,他們更渴望居家之中的文化內涵。開發商如果發現了這一點,并加以演繹,就能出奇制勝。因此,開發商要注意在建筑風格上盡量體現文化內涵,通過富有特色的主題創意,提升住宅小區的文化價值,給人展現一種高品位的美好生活藍圖,例如位于上海河南路、復興路上的太陽城市花園中,開發商專門修建了特色雕塑廣場——神牛廣場,并在小區安放了漢白玉雕塑10座,其中包括羅馬神話人物阿波羅、花神、豐收神、谷神等,每一個雕塑都給人們一個美麗的傳說。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到難得的神話情調。
另外,隨著現代交通、電信的迅猛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地球變成一個村莊,人心卻越來越封閉。廣州98十大明星樓盤之一的翠湖山莊的開發商就注意到這一問題,他們把創造一種和諧的鄰里關系、溫馨的居住文化作為經營理念,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加強業主之間的溝通、交流,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的努力可以從一幅候車亭廣告看出:“下雨了,讓隔壁的林太太幫忙收衣服”,這一主題相當樸實,卻又那么珍貴,讓我們久久回味。另外,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購房者對居住小區文化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關心周圍文教單位的配置、距離,而且愈來愈重視小區文化設施的數量、品味,以及小區內大部分住戶的文化層次?,F在不少開發商煞費苦心,不僅在建筑風格上盡量體現文化內涵,而且注意通過高品味會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溫馨祥和的鄰里中心來營造小區的文化氣息,這不能不說是在文化營銷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