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直指目標用戶。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曝光≠品牌認知”,雖然地鐵廣告展現給所有人看的,但是只有一部分人群會對其產生共鳴。廣告的投放不是要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要做到讓懂的人喜歡。比如,陌陌和知乎只要做到讓年輕人懂自己,扣扣閱讀、掌閱要做的就是讓讀書人懂自己。
其次,要講究投放技巧。由于地鐵運營管理的特殊性,月臺內廣告在畫面更換上需要避開列車運行和調試;用戶不會為廣告移步,所以大片廣告牌,達到轟炸效果是一個選擇。
此外,還要在品位上下功夫。品味可以將人群進行區隔,尤其是當下很多創意都已經被消費者所熟知,套路已不新鮮,但是品味仍然可以幫商家爭取到一部分目標受眾的認可,在曝光的同時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和認可,在他們心里留下記憶。
不可否認,商業廣告應該追求吸引力、注意力,廣告有吸引力,才有受眾的注意力。但是,地鐵廣告追求吸引眼球要堅守一定的底線。二零一七年年初,成都地鐵車廂“公雞下蛋”、“頂呱呱”等廣告,因為播放密集、質量低俗、缺乏內涵,讓乘客不堪其擾。雖然這樣的廣告沒有什么越軌之處,也并沒有傳遞什么錯誤的價值觀,但是的魔性吶喊、狂轟濫炸,在把握消費者心理方面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說是在挑戰受眾的忍耐極限。
因為線路上的硬需求,人們當然不會因為“廣告做得好”就特意去做坐哪一班地鐵,但地鐵環境如同連接器,將來來去去的人與繁忙的城市、各式各樣的商家緊密聯系在一起,而地鐵廣告就是這個文明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廣州地鐵燈箱廣告 廣州地鐵內包車廣告 廣州地鐵導流牌廣告 http://gz.hwggw.org
1346660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