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啤酒消費市場,吸引著眾多國內外投資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是走高端路線注重原材料和釀酒工藝做精釀啤酒,還是節省成本生產工業啤酒?這是兩種市場理念的摩擦,也是啤酒市場消費變化帶來的思考。
工業啤酒生產線
我國啤酒消費量快速增長 精釀啤酒市場崛起
我國自古就有酒桌文化,而這酒在以前多半指的是白酒。如今,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壯大以及白酒市場的一系列風波,平民、快消的啤酒逆勢飄紅,銷量不斷增加。據《2017年中國啤酒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全球啤酒總量處于平穩上升狀態,產量增速逐漸趨于穩定,總體來說,世界啤酒市場供給能力穩步提高。這其中,亞洲啤酒市場需求擴大最為明顯,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啤酒行業的領跑者。而亞洲啤酒消費量的長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啤酒市場的旺盛。
中國啤酒市場旺盛自然吸引不少世界各地投資商的目光,但是全球啤酒行業正處于成長期和成熟發展階段,各國競爭尤為激烈,啤酒市場的投資該如何選擇?啤酒市場的發展又將呈現怎樣的趨勢?
對于大型的工業啤酒企業而言,其經營理念是開拓渠道,控制成本,產品過得去就行。他們大多已經流程化運營,有些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原材料也從純麥芽換成了大米、玉米,啤酒的品質大打折扣。與此相反,在國外的麥芽廠里,人們會根據需要的口味來制定麥芽的烘烤時間、研磨程度、過濾方式。這種不計成本,注重口味的精釀啤酒市場迅速崛起,并且蔓延到我國。
金屬質感分割線 據了解,國內市場有精釀啤酒這個概念大概已經有5-10年的時間,但最近一兩年才是真正火起來。究其原因,小編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國內啤酒消費市場向高端化轉變。國內生產的精釀啤酒定價一般在20-40元,遠遠低于幾塊錢一瓶的水啤。售價在年輕消費群體能夠接受的范圍,同時又能滿足他們挑剔的味蕾和追求個性化的需求,正是啤酒高端化的表現之一。據悉,有67%人會把原材料的質量與它是否高端聯系在一起,而將近一半的人覺得精釀啤酒意味著高端。
精釀啤酒并無統一的行業標準 市場前景可觀
但是,究竟何為真正的精釀啤酒?只是原材料好些,工藝考究些,這么簡單?說到這,也許人們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精釀啤酒在消費者心里的特殊地位也是由于并沒有統一標準而產生的。一般性的理解,精釀啤酒有別于市面上的工業化啤酒有以下四點原因:原料精良;不會為了縮減成本而降低標準;不會使用降低風味的添加物;跟大多數工業化啤酒的桶底酵母發酵Lager類不同,屬于桶上發酵酵母啤酒Ale類。
國家標準編輯
啤酒國家標準
編號 GB4927-2008
國家技術監督局2008.12.29 批準, 2009.10.1實施
1 引用標準:
GB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 2758發酵酒衛生標準
GB 4544 啤酒瓶
GB 4789.1~ 4989.28食品衛生檢驗方法--微生物學部分
GB 4928 啤酒試驗方法
GB 5739 啤酒塑料周轉箱
GB 6543 瓦楞紙箱
GB 10344 飲料酒標簽標準
我國啤酒業,確有一些驕人之面,但在認真分析我國啤酒業市場結構、競爭水平等情形后,給人的感覺并不樂觀。我國雖然已是啤酒生產大國,但卻并沒達到啤酒強國水平,要實現由啤酒生產大國到強國的質的轉變,還需要認真正視并解決當前啤酒業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現象、問題。其次,我國啤酒行業由于長期瘋狂地兼并、收購,大規模地重復建設,擴充產能,加劇了市場的無序競爭,欺行霸市的壟斷行為日趨盛行,加上國外資本的介入,整個行業陷入了壟斷泥潭。中國啤酒業如果不能正視這些問題,不但啤酒強國的夢想不能實現,就連啤酒大國的地位也難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