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 擴散焊工藝由Daniel F、Paulonic、David S、Duvall 與William A、 Owczarski 三人提出,并于1972年獲得了美國發明專利。
1974 年撰文正式采用了“TLP Bonding”這一提法,并用相圖解釋了其金屬學原理。
TLP擴散焊技術主要用于航空發動機耐高溫部件的制造。同時瞬時液相擴散焊(TLP)也稱接觸反應釬焊或者擴散釬焊,如果生成低熔點的共晶體,也稱為共晶反應釬焊。 其重要特征是夾在兩待焊面間的夾層材料經加熱后,熔化形成一極薄的液相膜,它潤濕并填充整個接頭間隙,隨后在保溫過程中通過液相和固相之間的擴散而逐漸凝固形成接頭。其具體過程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1階段是液相生成階段,首先將中間層材料夾在焊接表面之間,施加一定的壓力,然后在無氧化條件下加熱,使母材與夾層之間發生相互擴散,形成小量的液相,填充整個接頭縫隙。
第二階段是等溫凝固階段,液-固之間進行充分的擴散,由于液相中使熔點降低的元素大量擴散至母材中,母材內某些元素向液相中溶解,使液相的熔點逐漸升高而凝固,形成接頭。
第三階段是均勻化階段,可在等溫凝固后繼續保溫擴散一次完成,也可在冷卻后,另行加熱來完成,獲得成分和組織均勻化的接頭。
高分子擴散焊機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將焊件緊密貼合一段時間,使接觸面之間的原子相互擴散形成聯接的焊接設備。影響擴散焊過程和焊接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壓力、擴散時間和焊接表面粗糙度。擴散焊接的優點是無需焊料,無痕焊接,工件外觀平整光滑。
本設備可以調節輸出電流的大小,使工件得到合理的加熱速度。工件夾緊機構采用了氣液增壓缸,使得設備對工件夾緊迅速穩定。設備控制部分采用了PLC和觸摸屏相結合的自動控制系統,包括焊接電流、焊接溫度、焊接時間等等一系列焊接的參數均可在觸摸屏上設定,使設備操作具有高度自動化。
根據客戶需要,高分子擴散焊機分為四柱型和C型結構兩種結構。標準型號視在功率有:80KW、120KW、210KW;其中120KW、210KW為三相整流式,原邊三相電流平衡。
高分子擴散焊是新一代的擴散焊機, 導電帶軟連接設備,主要由主機與控制兩部分組成,可實現高分子材料間的擴散焊接。高分子擴散焊機廣泛應用于電力、化工、冶煉等行業,主要生產行業急需的母線伸縮節和軟連接導電帶產品,可實現軟母線、軟母線與硬母線、硬母線之間的擴散焊接。該設備結構合理,操作簡單,使用安全,節約能源。
三相高分子擴散焊機,三相電流平衡,額定輸入電流小是單相的1/3,工作效率高50%,同時輸入功率0~120KW可調,比單相焊機工作效率快一半,不受電源限制。紅外線無接觸式測溫,方便精準;全電腦傻瓜式控制,一鍵操作簡單方便,是銅帶軟連接等需擴散焊接工藝的理想專用設備。用于生產銅帶軟連接的專業設備。原理是通過物質間分子相互擴散運動達到材料焊接的目的,優點是無需焊料,無痕焊接,工件外觀平整光滑,產品廣泛用于開關、母線槽、變壓器、電力、汽車行業安裝等行業。可根據客戶需要定制:80kw;100kw;120kw;150kw;200k等多種型號三相高分子擴散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