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低碳建筑技術與典范高峰論壇:低碳建材,成就未來
"大師聽我,我聽大師"系列講座之"2010低碳建筑技術與典范高峰論壇暨《2010廣東房地產創新環保技術產品匯編》發布儀式"于昨天下午在琶洲展館舉行,與會專家圍繞建筑的節能環保和"低碳"概念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廣東省房協副秘書長黃毅文以"從這里讀懂地球,走向未來"為題致開幕詞。他認為建筑行業雖然帶來了諸多行業的發展與興盛,但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建筑垃圾已占到人類生活垃圾的40%,節能環保是房地產業的責任,同時也蘊藏著商機。他倡議在場嘉賓利用此次論壇所搭建的平臺,用自己的產品搭起通向人類未來的橋梁。
廣東建材實業公司副總經理潘亞宏認為,低碳生活要從低碳建材做起。低碳建材并不僅是指低污染,還要求低能耗、低排放,還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產品的生命周期,國內水泥混凝土的使用期大概在30年左右,而日本政府要求使用壽命達不到100年的禁止應用。他從水泥與混凝土、灌漿料行業、預應力灌漿料行業、其他建筑行業及建材行業五個方面闡述了房地產行業的低碳之路。他認為,要實現水泥與混凝土的低碳目前可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開發應用替代材料技術,減少水泥在建筑中的用量,注重本地材料的運用;二是研究開發高強度、自流平灌漿料、高性能水泥熟料、預應力灌漿料;三是繼續開展水泥生產節能減排技術,使水泥生產一次到位,目前國內水泥行業已開始了不少有意義的嘗試;四是發展綜合利用和協同處理技術,開發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應用的成套技術;五是開發低碳排放的膠凝材料。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研究院的胡文斌教授運用電腦模擬合成圖展示了"低碳時代生態大盤的技術策劃"。他首先介紹通過合理的場地規劃與室外環境設置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如利用自流平灌漿料設計通風順暢的小區可以降低對空調的依賴,打造完善的步行系統和推廣公共電瓶車和自行車從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其次他介紹了如何在樓盤設計中運用綠色能源技術,如在日曬多的墻面安裝Low-E玻璃(又稱低輻射玻璃),以減少熱量的傳播。提起雨水系統,他則以最近城市的雨洪災害為例,認為由于城市地面鋪設過于剛性,導致水無法被地表吸收以致形成地面水流,因此,在樓盤設計中要建造科學的雨水滲透系統,如采用多孔路面、人工濕地等技術。
香港著名設計師洪約瑟講解"小空間的藝術與燈光之運用",帶大家進入了一個光的藝術世界,現場閃光燈此起彼伏,他對小空間的改造利用讓人耳目一新,他建議小空間留出更多的綠化面積。設計師霍克華先生則詩意地闡釋了度假酒店的精神本質--"彼岸",度假酒店對本土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對自然質樸的生活方式的倡導,是對低碳生活的另一種詮釋。最后,E9國際聯合設計機構設計總監趙國峰先生以"源于自然,回歸生活"為題演講,他強調設計要貼近生活、運用自然材料如磚和木頭,還特別提到了中國傳統的泥是常被忽視的材質,并呼喚設計師承擔起室內設計低碳年的任務。
淄博玉墻建材灌漿料產品特點:
▲早強高強 澆后1-3天強度高達30Mpa以上,縮短工期。
▲自流態 現場只需加水攪拌,直接灌入設備基礎,砂漿自流,施工免振,確保無振動、長距離的灌漿施工。
▲ 微膨脹 澆注體長期使用無收縮,保證設備與基礎緊密接觸,基礎與基礎之間無收縮,并適當的膨脹壓 應力確保設備長期安全運行。
▲ 抗油滲 在機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強度提高10%以上,成型體、密實、抗滲、適應機座油污環保。
▲ 耐久性 200萬次疲勞試驗,50次凍融環境試驗強度無明顯變化。
▲ 耐侯性好 -40℃~600℃長期安全使用
▲ 低堿耐蝕 嚴格控制原材料堿含量,適用于堿-集料反應有抑制要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