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錫鈦合金耐磨地坪的特點
1.錫鈦合金耐磨材料是由冶煉的金剛砂及特殊添加劑與標準高標號水泥和其它高科技化學材料生產合成。
2.經與新澆混凝土基面整體固化后,具有表面硬度高、密度大、耐磨、不生灰塵、不易剝離形成一密實平整、無接縫、無孔面層。其耐磨性、耐沖擊性、強度是普遍混凝土(C30)地面的數倍以上,而且其堅硬、密實的表面可抵抗油脂和潤滑油
3.整體性耐磨地坪摒棄了傳統的混凝土基層與面層分開施工的做法,從而消除了因基層與面層結合不良而導致裂縫和空鼓的質量通病,簡化了工序,縮短了施工周期,節約人工費用,經濟、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在工廠、倉庫、跑道、碼頭等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二、施工工藝
(一)工藝結構原理
(二)對混凝土的要求
1.混凝土初凝的標準:一般在澆搗混凝土4~5小時后(與天氣有關),目測混凝土表面基本無泌水或用“指壓測試法”留下3~5mm印記。
2.混凝土標號達到C25以上;推薦使用商品混凝土,如果現場攪拌請使用含堿量≤0.6%
的水泥,以達到最后表面效果;
3.灰比控制在0.55以下,在實際施工作業時允許我方參與控制;
4.混凝土中的碎石長度不能超過2.5㎝。
(三)對找平層的要求
1. 對有鋼筋要求的地臺,應按設計設置鋼筋或鋪設網眼孔徑為5㎝×5㎝的鋼網,鋼筋或鋼網下面設置墊塊;
2. 工前應將所需施工地面均勻淋灑水泥油,以防止找平層起殼;
3. 注要分倉按序進行,以保證整體地面水平硬化層的機器作業;
4. 二次作業之混凝土找平層,基厚度不低于4㎝;
5. 由于地面進行分倉作業,應在每倉邊緣架設標高鋼模或木模板,以確保表面水平度;
6. 在澆注混凝土作業時,需用震動橋或水平式震動器對混凝土進行震實作業;
7. 使用較重的鋼制長輥對混凝土進行輾壓,使地面達到初平,并用膠管去除多余泌水后,便可交予我方進行硬化劑施工;
(四)硬化層施工作業工序:硬化層施工是在混凝土地臺作出初平,且去除多余泌水之后開始進行施工,直至表面加工完成為止。施工程序如下:
1.用帶圓盤的機械鏝均勻地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漿破壞掉,并用長木刮尺把混凝土刮平;
2.規定用量的2/3硬化層耐磨材料用手工均勻撒布在初凝的混凝土表面,完成第一次作業待硬化層吸收一定水分后,進行機械圓盤作業,然后待硬化層干固一定時間后,進行第二次材料撒布作業(1/3材料);
3.待撒下的硬化材料吸收下面水分后,再進行帶葉片的機械鏝作業,機械鏝作業縱橫交錯進行;
4.在以后的作業中,視混凝土的硬化情況,進行多次的機械鏝作業,機械鏝的運轉速度和角度變化視混凝土地臺的硬化情況而做出調整;
5.硬化層的最終修飾加工,是待硬化層表面干固一定時間后,用專用修光推刀進行人工的修平;
6.在硬化地面最后修光作業完成后,為防止其表面水分的急劇蒸發,保障耐磨材料強度穩定增長,在12小時內視地面及當時空氣濕度,對硬化層表面進行養護劑的施工。
(五)卸模作業
卸模作業可以在硬化層地臺完成后第二天進行,卸模作業時應注意不要損傷地臺邊緣。
(六)切縫作業
為防止新建地面因水泥收縮而可能產生的開裂,有鋼筋鋪設的地面在硬化層施工完成后15天內切割伸縮縫,無鋼筋鋪設的地面則需在5天內切伸縮縫,切縫距離每一跨度為6米,在整個地面完工后,即可作填縫作業。
三、主要施工機械:鏝平機
除使用隨搗隨抹混凝土地面的常規機具處,另準備以下機具。
1.泌水工具:橡皮管或真空吸水設備。
2.平整出漿工具:中間灌砂的Ф150鋼管,長度大于地模寬度500mm以上,兩端設可轉石動拉環。
3.墁光機:底盤為四葉鋼片,可通過調整鋼片角度(用于較軟面層時角度小,用于較硬面層時角度大)壓光地面面層。
4.平底膠鞋:混凝土初凝后使用;防水紙質鞋或防水紙袋;面層葉片壓光使用。
四、施工進度視混凝土的澆灌進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