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紅色旅游資源稟賦優異,資源級別高。如今這里革命遺跡達近百處,且相對集中。其中,洪湖岸邊的瞿家灣古鎮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首府,這里至今仍完好的保留著39處革命遺址;洪湖城區西南郊長江之濱興建的湘鄂西蘇區革命***陵園,是全省占地面積***的***陵園;還有揭開鄂中地區秋收起義戰幕的戴家場***遺址等。20世紀90年代,洪湖藍田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依托洪湖豐富的水生資源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大力興辦生態農業旅游,在洪湖的西北角建造了一個占1.2萬多畝的生態園。于1998年開園。生態園區碧水似鏡,鶴鷗翔集,游魚騰浪;蓮湖紅荷灼灼、白荷皎皎、粉荷盈盈;蓮花源似海市蜃樓。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其地理位置是東經113○12'-113○26',北緯29○40'—29○58',中心位置座標:東徑113°19′,北緯29°50′。保護區以洪湖圍堤為界,總面積41412公頃,其中核心區12851公頃,緩沖區4336公頃,實驗區24225公頃,邊界線總長度104.5公里。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以洪湖大湖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始建于1996年,2000年被湖北省***批準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洪湖是“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湖泊,也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在長江中下游的湖泊濕地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洪湖地區的基本氣候特征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足、降水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的特點。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了洪湖濕地極其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據調查,保護區內有各種植物472種21變種1變型種,其中水生高等植物有158種5變種;現有各類動物774種。其中鳥類138種,魚類62種,兩棲、爬行、獸類共31種,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共計543種。另外,洪湖還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豐富優良的水資源,具有重要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價值。為落實好******要“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近些年來,洪湖市委、市***充分利用本地的紅色歷史資源,把弘揚革命傳統、發展紅色旅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鄂湘兩省的許多學校、工礦企業、***、***部門紛紛把這里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基地。目前在這里掛牌的有500多家,每年這些掛牌單位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來這里開展傳統教育活動。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被湖北省命名為“全省十佳***基地”,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優秀***基地”。湘鄂西蘇區革命***陵園2005年被國家發改等十個***劃定為全國一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2011年12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基地”。全市年接待紅色旅游游客逾百萬人,成為洪湖旅游發展的強力引擎,并始終保持著全省紅色旅游的翹楚地位。然而伴隨***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內外旅游業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都對紅色旅游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紅色旅游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